我是家乡代言人·我为新山西点赞
2017年12月16日,网易山西来到了有着“中国藜麦之乡”之称的忻州市静乐县。在六年前,藜麦还是个初来乍到的“洋媳妇儿”;如今,它已经成为了地地道道的“静乐人”。它不仅给当地带来了经济收益,还成为了当地菜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
落户静乐 助力脱贫致富
提及静乐,人们一定会说到藜麦。其实,藜麦并不是静乐的“土特产”。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种植史可追溯到5000—7000年前,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据说,每年的种植季,当地的帝王会用金铲播下第一粒藜麦种子。
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基本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随着2013年“国际藜麦年”的启动,藜麦开始作为“最适于人类的完美全营养食品”被全球性推广。
静乐是一个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到全县人口的85%。长期以来,当地农民以耕种土豆、莜麦、谷子、胡麻、蘼黍、豆类等为生,但杂粮亩产有限,特别是市场价格低,农户辛苦一年,每亩地只能收入四五百元,年人均收入十分有限。
2011年,静乐县引进了藜麦,首次试种就在静乐县娑婆乡获得了成功。1300亩藜麦总产量达46.8万斤,亩均产量360斤,户均净收入7980元。
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下,2013年静乐县藜麦种植总规模扩大至1万亩,静乐县在全球非原产地种植面积排行中,仅次于美国,名列第二。同年8月,静乐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藜麦之乡”的称号。
每年金秋时节,静乐会迎来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微风吹过,麦秆随风摇摆,田地间荡起一片五彩麦浪。有点遗憾,如今已经是寒冬时节,看不到那道充满田园气息的风景线。
科研发力 打造藜麦品牌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藜麦在静乐的推广,除了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可以说也功不可没。
静乐当地的藜麦加工企业以科研发力,从藜麦种植、新品种选育、生产加工设备研发、藜麦市场营销等环节入手,带动农户种植藜麦实现增收的同时,为保障静乐藜麦品质、完善藜麦产业链条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青藜麦董事长梁松华介绍藜麦产品)
网易山西直播团参观了当地一家知名藜麦加工厂,从原粮的去石、水洗、烘干、打磨脱皮,到它的分级、包装,标准化的生产线正井然有序地运行。据其董事长介绍称,现在运行的设备是第三代最新设备,和第一代设备相比,其成本高出一百多万。
目前,市场上的藜麦产品主要有藜麦米、藜麦面、藜麦茶、藜麦酒、藜麦挂面等,以“华青康源”为主打的藜麦产品深受消费者认可。华青藜麦还与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农学院进行联合科研,进行藜麦种植研究和藜麦产品的开发。
因地制宜 藜麦搭上中餐
藜麦因其低脂、高蛋白、全营养的特性备受健身一族的喜爱,在一些明星的餐桌上,也常常可以看到藜麦沙拉、藜麦面包的身影。
不过,你见过藜麦制作的中餐吗?
在静乐,心灵手巧的静乐人把藜麦和当地的特色菜相结合,做出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藜麦宴。
(主持人和嘉宾一起品尝藜麦生鲜鸡)
可以去火消炎的藜麦苦菜、鲜香美味农家藜麦炒鸡蛋、诱人味蕾的藜麦炒饭、吃了能“升仙”的藜麦生鲜鸡……不论是搭配素食,还是搭配肉类,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静乐生活 建设农产品区域品牌
静乐的农产品品类很多,既有莜麦、谷类、豆类等小杂粮和胡麻油等传统农作物,也有藜麦、玛咖、黑枸杞、红辣椒等特色农作物。
为了让这些优质的农产品有更广的销路,静乐县政府今年4月份推出了“静乐生活”县域公用品牌。
静乐生活传达了“静以修身、乐天知命”的生活体验。品牌的价值诉求是“静生长、乐生活”。该创意融入了养生理念,契合当今社会存在的静养、乐养两大养生理念;植根于价值基础,静乐基础环境“安静”、生态“干净”、人文“虔敬”,三重境界铸就了静乐农产品生长的“大静界”。
静乐拥有好山、好水、好空气,还有种类繁多的农产、储量庞大的矿产等地赋资源,同时民间娱乐、民间美食纷繁多样、各具特色,境内风光旖旎,风情怡然,这些为静乐农作物及静乐人民“乐活其中”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
(静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王建峰)
静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建峰介绍,通过打造“静乐生活”品牌,可以推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带动农业企业产品品牌成长壮大,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助力电商发展,打响了高品质赡养食材供应地的静乐名片,形成了精准扶贫、富民强县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