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仲春故事
文/李海亮
秦明爱人香云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虽说她是大学本科毕业,有些文化,但其文化主要体现在应付工作上,自己则没有特殊的爱好,总体上属于老实本分的那类人。40来岁年纪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生活上循规蹈矩,对一些新的潮流接受不了,对年轻人的许多做派往往看不惯,特别对她外甥女木兰既予充分肯定,也有一些非议。
她认为木兰的医疗水平没得说,可以说拿得起放得下,是一把好手。但她有点看不惯木兰太爱打扮,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没什么上进心,甘愿做一个平凡的人,找了个老公把她捧在手心,在家什么营生都不做,哪有“木兰”的样子,分明像一个“公主”,为此香云常调侃这个外甥女,你不要叫木兰了,干脆叫公主吧。
武汉疫情发生后,香云万没想到木兰会第一个报名支援武汉,且把满头乌发剃掉,主动上前线,木兰前后的跨度太大,让香云有点反应不过来,这些天她看木兰才像真“木兰”。
为此香云突然想专门为木兰写一首诗,她说诗名就叫《新木兰诗》,那一天她和秦明说:“我写了一首《新木兰诗》,专门写我们家木兰。”当她和秦明说这个事时,秦明扑哧一笑,“就你还写诗?”当香云把她写得初稿拿给秦明看时,秦明却不淡定了,香云的诗写得还很像那么一回事,并且很快被市文联公众号平台刊登。他想起一句俗语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自己天天和爱人在一起,没发现香云还有这个才情,亦或因巨大的灾情刺激了她的才情。
秦明说:“你过去不是很有点看不惯木兰的娇气吗,怎么这会儿想起写她来了?”“此一时彼一时也,木兰过去在生活上有点娇气不假,特别是结婚后,董勇把她宠成了一个公主,而且没有一点雄心壮志,就想当一个轻轻松松过日子的普通人。近些年来,社会上流行着一种普遍的担心,就是我们的80后、90后将来能否担起国家的重担,他们能接好班吗?但自从武汉新冠肺炎发生以后,木兰像换了个人似的,社会责任感突然窜升的老高,我不得不佩服她了!”“通过木兰使我对咱们的80后、90后增强了信心,在大是非面前他们也不含糊呀!”
那天香云蒸了几笼馒头、包子类的食品,秦明问她你蒸这么多食品干什么?香云说,木兰到前线去了,家里只留下爷儿俩,那还不得每天吃方便面?我做好给他们送去,咱们虽不能上前线救治病人,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木兰他们在前线安心治病,还是应该的,也是能做到的。秦明故意揶揄道,“哟,思想觉悟提高了。”香云说,“你别门缝瞧人,把人看扁了,要是再打起仗来,我也会成为木兰。”秦明说那我就成为杨家将。
等妻子做好食品后,秦明开车给他们送去。
二〇二〇年二月十五日
作者简介:
李海亮,大同市编办副主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大同市作家协会会员。
———————————————————
阅读提示:
庚子新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同市文艺工作者广泛关注搜集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白衣天使和各行业相关人员的感人事迹,以文学、音乐、曲艺、摄影、书法、美术、短视频等艺术形式,创作出反映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优秀作品,宣传预防知识,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新型疫情,鼓舞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战胜疫情的信心。
传播正能量、讴歌真英雄。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奋战一线,谱写着一曲曲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而以“语言”作为武器的文艺工作者们,则将抗击疫情期间一幕幕感人的场面、动人的相守转化成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记录下“逆行者”的身影和前行的力量,为防控疫情做出“文联担当”。
为此,网易山西推出——《文联战疫,大同在行动》共356期,并精选其中的优秀作品予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