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战疫纪实
策划撰稿:李恒灵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0年春节之际,新冠肺炎突如其来,一场疫情阻击战在全国打响。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迅速迎战,全体干部职工在抗疫主战场以救死扶伤为使命,不畏生死、逆行而上,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疫”无反顾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力以赴护佑尧都百姓健康……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奋战,三院交出了“双零”的满分答卷,荣获“临汾市劳动模范集体”荣誉,院长刁士琦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闻“疫”而动,他们赢得战疫主动权
“这是三院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决心打赢疫情阻击战!”院长刁士琦态度鲜明、斗志昂扬。
抓住战机,立足一个“早”字。1月16日山西省卫健委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全省防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接到会议通知的第三人民医院临危受命,成为临汾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这个曾获“抗击‘非典’英雄集体”的医院,再次受命领衔,向病魔发起攻击。
临危受命是担当,更是责任。当晚,三院会议室灯火通明,会上,各个科室的负责人争先发言献策,做好了应对疫情爆发的紧急医疗流程,制定了应急方案、设立了专管机构、进行了人员调配、增加了物资储备、完善了后勤保障等措施。院长刁士琦对临汾市各定点医院防治疫情提出“听从指挥、统一步调、规范诊治、科学防控”16字要求。强调医护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必须落实“六要六到”,即“认识要到位、责任要到人、落实要到底、记录要到本、沟通要到时、协调要到实”。
1月17日,三院紧急调集40名医护骨干,轮流值班,充实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的力量。同时,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负责物资采购的人员迅速把医用外科口罩采购到位,并增加了防护服、一次性手套、隔离衣、护目镜以及检验试剂的采购量,为之后抗击疫情做了充足的物资储备。
院长刁士琦勇担重任,组织成立了防控领导小组及防控工作专家组,制定了《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新冠肺炎防治工作救治应急方案》。1月18日,三院响应卫健委号召,取消了春节休假。全院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调,进入一级战斗状态。他们发出了铿锵誓言:无畏,敢冲,担当,有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心一意,他们恪尽职守全力抗疫
正月初一,本该是阖家团聚、喜庆祥和的日子,但在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门外,全副武装的三院医护人员正在焦急地等待。他们不时地看看手表,或向远方眺望。
11时20分,一辆负压救护车紧急停靠在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门口,临汾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从乡宁转院到达。
为患者戴口罩、手套、鞋套、消毒......早已“全副武装”在门口迎候的发热门诊医师、护士快速又有条不紊的操作着。很快患者就被带入了隔离病房,护士立即测量体温、血压、血氧,紧接着接诊医师评估病情,专家组讨论救治方案。从下车到进入隔离病房,一套流程一气呵成,全程仅仅用了180秒。抗疫当前,时间就是生命,每争取一秒,都会给此次战“疫”赢得主动。
2月3日,阳光明媚,春风熙熙。此时,距离首例患者确诊已过去8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确诊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身体的各项基数渐趋正常,一切都在好转。
2月5日,第一例患者病愈出院了!这个好消息,大大削减了群众的恐慌,也给大家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但是,三院的医护们一点儿都不敢松懈,他们一如既往地绷紧弦,坚守一线。
就在当天,第二例患者确诊入院。三院的医护人员没有休息,他们脚步稳健,纷繁而有序,又步伐铿锵地进入了第二轮战斗中。
“疫”不容辞,他们无惧无畏敢担当
1月下旬,国内疫情逐渐严重,三院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1月22日,呼吸科主任李华和护士长吴志娟带头首批进入隔离病区,而这一天也是吴志娟的生日。“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坚定在战疫第一线,用实际行动把党旗插在了疫情防治的最前线。”吴志娟向记者说。
2月3日下午,院长刁士琦收到了吉县医疗集团发来的五例发热患者的情况报告和肺部拍片。他和往常一样反复查看,在排除了四个患者之后,第五个患者的片子让刁士琦产生了疑惑,片子看起来很正常,但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他,不会!这个狡猾的“敌人”是不是在潜伏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他马上通知吉县医院,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患者紧急隔离,及时汇报情况,按制定的方案开始治疗。
次日一大早,刁士琦就马不停蹄的赶赴吉县,对患者进行诊断。交谈中得知患者从太原回来,密切接触者中没有感染病例。但他仍不放心,决定再次给患者拍片。片子出来后,刁士琦仔仔细细地反复查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近正常的片子中,他终于找到了右肺下方呈现毛玻璃状的一个小点儿,这就是隐藏的病魔!
患者立刻被转至三院进行更好地治疗。两天后,患者的肺部片子已完全被白雾包围。同事们对刁士琦竖起了大拇指。刁士琦却说:“对确认感染患者的认定和排除,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时候,除了技术和经验,就是责任和担当!”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三院医护人员坚持工作在一线、吃住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而在一线外,医务科、院感科、护理部、办公室、设备科等科室根据各科职责积极安排相关培训、人员调配、消毒隔离、后勤保障等工作;检验科、药剂科、放射科严格按照要求积极为临床一线服务。党办、人事科、病案室、医联体办公室、团委等科室人员主动请战,参与消毒、物资运送、回访发热居家隔离人员等工作,各司其责,确保前方无后顾之忧;其余科室每天抓紧学习疫情相关知识,随时处于备战状态。
仁心大“疫”,他们医者仁心使命必达
院长刁士琦说:“医者的大爱不是说在嘴上,而是事必亲恭。对患者采取的每一项救治措施和用药剂量都要亲自审核;要经常和确诊患者视频聊天,缓解患者的压力,了解患者的思绪波动和心情起伏,哪怕是病情的一丁点儿变化,都要第一时间掌握,事无巨细,这样才能确保成功治愈。”
在院长的言传身教下,医护人员在每天查房时,都要和患者聊聊天,像亲人一样帮患者者整理整理床单、像朋友一样询问患者的饮食、休息情况。她们还主动添加患者微信,随时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时刻进行鼓励与疏导,让其情绪稳定。
救治期间,医院的医护工作者们相互鼓励,大家一起加油,面对困难,集体克服,因为他们是“一家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李华、护士长吴志娟是这次诊治感染患者的“主攻手”,她们和隔离病区的9名医务人员连续在病区工作多日,睡不好、吃不好。院长刁士琦专门安排单间公寓,让厨师专门给她们改善食谱,加强营养。还给她们专门配备了iPad平板电脑,通过平板电脑跟患者沟通,减少了接触感染机会,也为她们自身的安全增加了一道安全壁垒。一线的医护人员们还创建了隔离病区护士微信群,每天晚上工作之余,在群里和同在一线工作的兄弟姐妹们沟通学习新知识,总结经验,互相谈心交流,互相鼓励,缓解大家彼此的心理压力。
2月15日,第二例患者痊愈出院,抗疫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深夜11点,刁士琦的院长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这里正在进行着一个每天都例行的病情分析会,研究下一步的抗疫阻击战如何开展。“愿做天使济苍生,不舍此身枉悬壶”,办公桌上的座右铭正闪闪发光,激励着刁士琦和他的医护团队,开拓进取,阔步前行,凝心聚力再铸辉煌。(责编 白金 赵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