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山:山形卦象第一山
《登卦山.偶的》
山形卦象爻易简
苍松翠柏隐林涧
庙宇楼台三教府
别有洞天第一山
“人说山西好风光”这歌词在五十年代家喻户哓…
山西多山太行、吕梁由北到南绵延千里,又有汾河从中穿行而过,自然名山众多让人仰慕。在距太原六十多公里的交城有一座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红遍南北,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曾为此山题写《第一山》匾额,因山形与易经八卦相似故名卦山。
记得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上小学的时候,修了一条路叫太茅路即从太原到茅津渡,此路途径交城县而县城就在卦山脚下,那一年学校组织了爬山活动,地点就是卦山。一愰四十来年过去了少年时的记忆有点模糊了,只是卦山的名字一直不曾忘却!
两天前与朋友路过交城,上网一查看到玄中寺仍然闭关,而卦山早在3月就为民众打开了山门,朋友也爱爬山正好一起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即能锻炼身体又能一览名山,还能拍些风景如此多得何乐不为。
山路平坦几个弯后山门可见,疫情时期来的人少停车场随意可停,买票时工作人员提示戴好口罩,进门时测体温登记而过,一套标准的操作这也是疫情时期的标配。一看表十点多了,本想顺着山路而上,背的摄影包有点重,景区小交通十元往返,想了想还是保存体力要紧,一车四人在风景中穿行山风轻凉让人惬意。
停车点在景区的中轴线上,卦山有三绝,其中一绝就是卦山之柏,据说卦山是先有柏后有庙,现存的古柏距今二千余年。一路上两边古柏苍翠生机盎然,诗云:“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载松直到今。”卦山古柏钻岩抱石,姿态各异,有龙抓柏、牛头柏、连理柏、文武柏等,惟妙惟肖、情趣盎然,面对千姿百态的古柏,细心的人可以观察到,古柏的躯干全是扭曲的而扭曲的躯干全都是指向同一方向的,据说这里还有着一个美妙的传说故事.....
而历代亦有人将黄山之松与卦山之柏并列为华夏奇观,可见卦山之柏实为一绝。
沿着路过了龙抓柏向北行一百米,就到了天宁寺山门之下,山门隐在翠柏之中,顺着六十六个石阶而上,米芾书写的“第一山”匾额就挂在山门正中。
据记载天宁寺创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是卦山诸多寺庙中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相传佛教华严宗初祖法顺(亦称杜顺)(557-640年)曾在此山讲经说法而建寺,又因为有太原节度使李说夫妇的捐助扩建而成为唐代华严宗名刹。后经历代扩建与重修,明清时又增建了圣母庙、卦山书院、朱公祠等,殿堂楼阁,鳞次栉比,成为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落。
时间分秒而过不觉两个多小时,虽在山中但中午的阳光还是过分的热情,汗水干了湿,湿了干,还在T恤衫上画了个山水图。望着后山蜿蜒向上的石阶,头顶烈日又累又渴只好下山了,下到书院跟前的小吃店,来了两碗莜面喝了几杯水缓了过来。店家是本地人六十多了很健谈,聊了一会生意也许是受疫情影响,这期间只有我们几人,天有些热店主休息去了。本想吃了饭在去爬山,三点多了还有回程只好和卦山拜了!一路顺畅而回......
文图/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