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成立于1986年。现有员工46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制砚艺术大师3名、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2名、山西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4名、高级工艺美术师1名、文博副研究员1名。三晋巧姐6名。
绛州澄泥砚研制所生产基地展示厅
绛州澄泥砚研制所生产基地雕刻车间
目前研制所已开发了数十个系列,上千个澄泥砚品种。产品荣获百余项国际国内大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北京、台湾两岸清华大学、延安、上海、井冈山、遵义等红色革命圣地纪念馆及几十家单位收藏。绛州澄泥砚被山西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文化产品”、国家旅游局“百佳旅游商品”等。绛州澄泥砚已成为代表运城、代表山西、代表中国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绛州澄泥砚研制所生产基地全景
目前,该所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中国绛州澄泥砚文化园”,目的是提高澄泥砚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对继承、保护、弘扬中国澄泥砚传统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非遗文化。建设内容包括澄泥砚博物馆、工场、园林、接待服务设施。这是一处集绛州澄泥砚生产研发、文化交流、艺术展销、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模式探索,是非遗文化和人文旅游相结合的一个亮点,将彻底实现绛州澄泥砚从单一非遗文化产品到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
产品展示
鲤鱼跳龙门砚 汾河澄泥烧制31.5×17×4.5cm
山西省河津市古称龙门县,隶属绛州府管辖。河津县城西北12公里的黄河峡谷,古称龙门,今称禹门口。是“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出处。黄河流经此地河水直泻而下,气势磅礴。传说无数鲤鱼打此而过大多被浪击昏致死。只有少数高智慧的杰出者勇往直前,以身跃过瀑布,便成了龙。鱼龙变化的故事即源于此。后人称那些经艰苦奋斗斩关夺隘的成功者为鲤鱼跳龙门的典范。另外“鱼”还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鱼”和“水”的图案都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用“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成真。该砚长方形砚池中间的自然纹理恰似奔腾的黄河,它永远激励着无数创业者奋发向上,走向成功。
鹳雀楼砚 汾河澄泥烧制24.8×16.6×4cm
该砚是以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设计制作,该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时期。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绝句,极富盛名。作品将宏伟壮观的鹳雀楼左侧入砚,右上方刻有毛体草书《登鹳雀楼》,右下角刻有“晋善晋美”的中英文。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砖壁雄风砚 汾河澄泥烧制23×15.6×4.2cm
该砚是以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三次在山西武乡砖壁驻扎,朱德等领导人在太行山一带指挥八路军抗击日军的进攻。
王家峪砚 汾河澄泥烧制25×16.8×4cm
该砚是以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在山西武乡王家峪驻扎,朱德、彭德怀、左权等领导人在太行山一带指挥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和政治斗争。
长城雄风砚 汾河澄泥烧制24×13×4cm
该砚是以长城、青松、和平鸽为图案组成要素。寓意国泰民安、平安和谐。
钢铁长城砚汾河澄泥烧制27×17×4.6cm
钢铁长城,是把人民解放军比作古代御敌的长城,充分体现了人民对军队的期待和军队对人民的忠诚。该砚以太阳、长城、航母、军徽、青松、和平鸽为图案组成要素。寓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和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实现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雷火驱魔对砚 汾河澄泥烧制 24.5×17.5×4cm
火神和雷神是中国文化中祛除瘟疫的神。雷神惩治罪恶,火神驱赶瘟神,这两套砚将“雷神”、“火神”的神话传说、民俗传说、医学传说等古老传统文化融于一砚,鼓舞士气,充满着抗疫必胜的信心;给人以强大的精神鼓舞。
“雷火驱魔”对砚由两方砚组成,砚为随形砚。砚面上“雷神”手执双锤,怒目圆睁,周围雷声遍布;“火神”口吐神火,造型夸张,充满着超自然力量。背面刻有祥云、响雷、神火及“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医院的图标,中间刻有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马长泰编写、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杨淑云撰书、大国工匠蔺涛雕刻的 “雷神一吼疫魔退,世界三呼中国强”、“百代人打造五千年屹立铁骨铮铮大国摆开天网阵;总书记把航全民族凝心中华浩浩疫魔定死火神山。”对联。砚堂分别呈一圆一方,天圆地方,上下同心。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雷火驱瘟对砚 汾河澄泥烧制 直径17×4cm
“雷火驱瘟对砚”也是两方,砚呈圆形。“雷神砚”正面遍刻祥云、闪电,砚面刻九颗响雷。九代表着最大最多,蕴含着无穷的神秘、神奇与神通。以太阳做砚池,用祥云托起一轮太阳,并雕刻一对大锤分别护于“太阳”的四周。寄寓着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一定能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火神砚”以太阳为砚池,边刻祥云,寓意中华吉祥平安。砚周遍刻神火,砚背刻“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图标,中间刻有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马长泰编写、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杨淑云撰书、大国工匠蔺涛雕刻的 “雷神一吼疫魔退,世界三呼中国强”、“百代人打造五千年屹立铁骨铮铮大国摆开天网阵;总书记把航全民族凝心中华浩浩疫魔定死火神山。”对联,进一步突出主题。
云水相依砚 汾河澄泥烧制 直径18×4cm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云和水,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云变成水,是相思,翻涌着落入江河湖海;
水变成云,是相依,升腾跳跃到悠悠蓝天。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
如果相爱,会不知不觉变得相似,就像云与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果幸运,会守在一起难分难解,就像云与水,云来水往,水去云留。
愿我们都有这样一份云与水的浪漫爱情。
和平砚 汾河澄泥烧制25×16.5×3.8cm
该砚是为祈求和平而设计制作。一块古朴、原生态的仿自然石,上刻意琢出密密麻麻的“麻点”,既代表着朴实、无华的世界,也代表着繁杂的世界;同时还代表着每个人都是地球的一个分子,一粒尘埃。墨池上方一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衔着一枝橄榄枝,象征着新的世纪和平是世界的主题;祥云象征世界各国人民积极投身世界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的每一项工作中,;一轮新升的太阳,象征新的世纪,世界的和平、安祥与蒸蒸日升。“和平”二字用中国最古老的金文,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有“和”字和“平”字,来表达我们每个人的“和平”之心是有几千年的历史。
该砚主题鲜明、突出,造型简练、古朴。有传统的基因:椭圆轮廓,有明代的遗风环渠,寓意宝贵不断头,有魏晋、隋唐环渠的血脉;又有砚的基本元素太阳做砚堂,环渠做墨池。整个砚面只有象征和平的鸽子、吉祥如意的祥云、蒸蒸日升的太阳、一簇簇相拥相扶的波涛。仿自然石的古朴、原生态与太阳、鸽子、祥云、海浪、刻字,一个精细,一个质朴,形成反差,对比。和平鸽、橄榄枝、祥云、太阳及相拥相扶的波涛浑然一体。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古朴与精细的强烈反差,使该砚主题更为鲜明。砚堂中精妙的石品花纹图案,更是妙不可言。
该砚获2007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
云海腾蛟砚 汾河澄泥烧制23×16×3cm
该砚为随型砚,四周刻海水,怒涛云卷,云垂水立。上方雕刻一蛟龙,左下方刻一小蛟龙昂首张望,遥相呼应。海水奔涌洄漩之处为墨池,汹涌澎湃。
该砚荣获2006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
箕形梅花砚 汾河澄泥烧制20×17×2.5cm
仿古砚造型,此砚为箕形砚,端庄得体,造型优美。
在仿唐箕形砚的基础上,于砚左上方巧雕一株梅花,“枝干舒展入砚池,清芬之气扑面来”。在中国,“梅花”不仅是品性高洁的象征,也是报春的使者。体现文人虽处世清贫,然而富有高雅的生活追求。
该砚荣获2008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
荷塘月色砚 汾河澄泥烧制25×16.8×4cm
1927年,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著名散文《荷塘月色》。此后“荷塘月色”就成了清华大学的一个代表性景点。
该砚的外形似一曲折的荷塘。在平静的池水面上,千姿百态的莲叶出水高低不齐,叶子被微弱的西南风吹褶,像亭亭的舞女翻卷的裙子,参差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整个荷塘生机盎然。赏砚如亲临其境,仿佛缕缕清香扑鼻而来。
以优美的荷塘入砚,更显主人出污泥而不染、中通外直的高尚品质。既是一方澄泥砚,又是儒雅之士的直抒胸臆的艺术品。
桐叶封晋砚 汾河澄泥烧制22.5×15×3.5cm
本砚以圭为外型,璧为砚堂;同时雕有蝙蝠、鹿、寿石和如意树,取意“福、禄、寿”。砚背雕饰桐树叶,线条柔和流畅,源于周成王对其弟叔虞“桐叶封晋”之说。整砚寓意“封候拜将”、“加官进爵”、“万事如意”之意。
圭,亦作珪。长条形,古代玉器名,一头为尖状。周代墓中常有发现。(1)为古代帝王、诸候朝聘或祭祀时所执的玉器。(2)比喻美好的品德。朱熹注:“圭璧,言其本质之温润”。璧,古代玉器名,平圆形,正中有孔。(3)美玉的通称。圭璧为古代天子、诸候祭祀天地,朝拜受封等重大礼仪中的主要玉器。
山西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唐叔虞,姓姬,名虞,字子于,乃周武王之子,成王之弟。我国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他所著的《史记●晋世家》一篇中,用一段“剪桐封弟”的故事,记载了周成王是如何把叔虞封到唐国(今山西太原一带)做诸侯的。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上遂封叔虞于唐。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于是,将国号由“唐”改为“晋”(即今之山西)。
此砚引用历史典故,文化内涵深厚,砚型吉祥尊贵。
汾阳王砚 汾河澄泥烧制24×15×3.6cm
汾阳王指大唐名将郭子仪。是唐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祖籍山西汾阳。它力挽狂澜,平息“安史之乱”,挽唐室之将倾,拯黎庶于涂炭,确保了国家统一,万民安康。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地以人显,汾阳以子仪公而生辉;人以地名,子仪公因汾阳而显扬;砚以扬名,名砚因汾阳王而传世。
海天浴日砚 汾河澄泥烧制 18×18×4cm
关帝夜读春秋砚 汾河澄泥烧制 41×31.5×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