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在如今的繁峙县,这样的石头已不在是传说。繁峙县依托丰富的金矿石资源,按照“有限资源,无限发展;绿色经济,循环发展”的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赋予原本生硬的金矿石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把单纯的开金矿、挖金矿,变成卖金矿石艺术品,使它变得鲜活、灵动起来,成为一个极富文化产业价值的大项目、好项目。而山西五台山金石雕刻有限公司正是这个“点石成金”传说的缔造者。
繁峙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初步探明的有金、铁、钼等27种,其中金矿储量居全省之首。
“石头变成金很难,如何让石头变成金更难”,山西五台山金石雕刻有限公司经理告诉笔者。如何让石头变成金?山西五台山金石雕刻有限公司依托五台山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把自然资源与地域文化有机地统一起来,聘请工艺名家,采用高科技设备,结合传统手工工艺,经过十多道工序,在保留原天然黄金石古朴厚重的基础上,开发出“蕴五台山佛气之佛国灵气,藏三晋之文化精神”的天然黄金石系列精美摆件。所开发产品富含金、银、铜等多种金属,沉稳典雅,品质高贵。置之室内,镇宅辟邪,吉祥如意;陈列案头,华贵大气,赏心悦目,且每一件产品都是孤品,极具收藏价值,呈现“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寓意。 其极品佛件特聘请五台山大德高僧择日择时,盛典开光,极富祥瑞,成为古老三晋文化的又一道靓丽风景。
不懈努力终圆“点石成金”梦
侯必顺在繁峙县是个小有名气的能人,擅长书法,爱好篆刻,特别爱琢磨事。先后开过文印室、办过粉丝厂、搞过选矿厂。在铁矿行情回落的情况下,针对本县金矿资源丰富的特点,他把目光又转向了金矿石艺雕精加工上,注册110万元资金成立了山西五台山金石雕刻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缺资金、缺技术,公司总经理侯必顺走遍大江南北,多次到北京、深圳等进行考察学习。经过不懈努力,在2010年的深圳文博会上,一位浙江温州的黄先生与侯必顺签订了一份20多万元的大订单,终于开始圆了他的“点石成金”梦。
几年来,该公司秉承不断创新理念,在开发新产品上狠下功夫,产品由以前的单一逐渐向多元化、订单式发展,截止目前,共开发出10大类200余个品种,包括黄金石龙印,黄金石砚台,弥勒佛,观音菩萨,如来佛等。产品远销北京、太原、杭州、浙江、福建等地,年销售收入达2000多万,创造利税70多万,同时,公司开辟网上销售渠道,网上的销售收入达300多万。
让金石雕刻成为繁峙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承诚信、创新的经营理念,走出了一条绿色转型之路。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赞誉,并积极参加全国各地文博会,签下许多订单,且供不应求。下一步,该公司将在做精品上下功夫,不断创新思路,扩大规模,将开发的新适合大众佩戴的挂件产品,力争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付出总有收获。2010年,该公司被忻州市授予年度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侯必顺本人被授予开发文化产业先进个人。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春风吹绿了黄土高原上晋北小县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山西金石雕刻有限公司与晋绣坊、星河银业已经发展成为繁峙县独特的文化产业,真正成为繁峙精美、靓丽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