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平,曾用名李春,1959年出生于山西省怀仁县吴家窑一个陶瓷世家。1978年进入怀仁县吴家窑陶瓷厂,从事釉下彩绘工作。1981年进修于天津工艺美术设计学院,学习陶瓷艺术设计。1983年回厂从事陶瓷造型设计与新品开发。一直致力于传统工艺瓷和高温窑变釉的研究。
多年来,历任研究室主任、技术科长、厂长助理等。不断追求北方历代黑釉瓷特点,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注重创新与发展。在窑变艺术釉上取得了独特的成果。2008年创建陶瓷艺术工作室,在原有的基础上,探索高温釉烧隔离技术和悬吊烧成技能。2014年被山西省总工会授予山西省传统手艺大师工作室,至今不断研究北方黑釉窑变技艺。
产品展示
四耳如意瓶 窑变310mm*208mm
四耳如意瓶,在辽宋器型风格的基础上升华创意,四个对称的八宝如意,立天地(仁、义、礼、智)之大德,四方设龙嬉活环,仁德布于四海,四维立则天下平,仁德布则民意寿康,整体造型与釉色呼应,暗合中华文化容纳多元之精神,且出自怀仁古瓷之乡,实乃妙合缘成。
四耳如意瓶,采用我国陶艺独有窑变艺术釉,其窑变原理历代大师研究探索,只得其效果,至今不知确切原理,只见窑烧即变,故名“窑变”,“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千载无有重复,件件均为独品,有自然天成之美,为历代藏家青睐。
四耳如意瓶,采用高难度的工艺技术,尤以活环与整体一次烧成,且不留明显痕迹,其难度方家一看便知,顾前人赞曰:“公深谙土脉,火性慎选料,无不盛备,方成上品”。
七彩窑变瓶 窑变450mm*320mm
福禄宽容瓶 窑变480mm*350mm
作品以抽象的意境,南极仙翁(俗称寿星)的宝葫芦,大肚弥勒佛的肚大能容。结合时代保龄球的造型三位一体,自然相融,突显人生量大方能福大,福禄兼备才是幸福美满人生。
油滴茶具套 窑变420mm*297mm(7头)
油滴是黑釉的特殊品种之一。在这种釉的釉面上,可以看到许多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形似油滴。釉层本身的铁含量比其周围的玻璃体要大10倍左右。显微镜观察进一步表明这些具有银灰色光泽的小圆点实际上是由一群密集的核状或块状的亦铁矿小晶体以及小量磁矿小晶体所组成。油滴的形成还是与烧成温度和曲线有关。釉面的烧成温度范围很狭小,一般仅约10℃左右,如果控制不当,就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怀仁窑在辽宋时期就烧制出油滴釉,其釉质甚精,最著名品种有油滴碗,从保存在上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怀仁银油滴碗,可以看出怀仁窑油滴的特点是油滴发育饱满,斑点大小均匀一致,间距排列有序,釉斑光亮。本人多年来寻陶根,找瓷魂,精心研制出油滴茶具套,具有北方独到之器。
豹斑茶具套 窑变420mm*297mm(7头)
豹斑形成结晶范围大,玻璃体光泽度好,釉层表面可出先豹斑纹和狮毛纹,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黑釉油滴盏 窑变97mm*47.5mm
油滴盏是瓷器中的名品,中国宋代福建建窑、山西怀仁窑和河南等地均有烧制,因瓷器表面色釉形似油滴,故名。烧成工艺自南宋起,已失传七百多年,其传世珍品价值连城。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把所收藏的宋代怀仁窑生产的油滴盏,誉为年轻时候的“情人”,每每见面心情激动。近几年本人一直挖掘历史积淀,倾心文化复兴,使古老的瓷艺重新绽放。如今的怀仁油滴盏,有的黑里透青,有的呈棕褐色,浑厚凝重,滴滴油珠宛若深邃夜空中繁星闪烁,相互辉映,相互交融。
兰花碗 手绘窑变90mm*40mm
兰花碗 手绘窑变90mm*40mm
兔毫盏历史悠久,宋、辽、金、元时期的特色,北方以怀仁兔毫为代表,具有古朴、典雅、独特的兔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