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瓜果飘香。9月18日,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迎来了“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风山西行。
此次活动,旨在聚焦山西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全面展示黄河沿线推动生态治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和成绩,宣传山西沿黄一线生态环保、生态经济、生态扶贫的新举措,集中反映山西“两山七河一流域”治理成效,全景呈现黄河沿线地里风貌、水利建设成就及壮美景观,展现近年来山西黄河沿线人民群众生活的新变化。
蔚蓝的天空,朵朵白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间,反射着闪闪蓝光的太阳能光伏板与油牡丹绿色生态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绝美的天地巨幅画面,恍若人间仙境。这里就是位于黄河大拐弯处的芮城县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
该项目于2016年6月获国家能源局批复,是全国光伏领跑技术基地8大基地项目之一。2016年,芮城县委、县政府审时夺势,抢抓国家“光伏领跑者计划”,利用全县生态优势,积极争取芮城县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最终使项目落户芮城。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在县级落户的国家级光伏基地。
芮城县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总投资88亿元,绵延达40公里,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规模50万千瓦,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并于2017年9月在全国8大光伏基地中率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被光伏业界称为“芮城速度”;二期建设于2019年9月开工,同年底实现全面并网发电。
作为芮城县产业导向型旅游休闲项目,光伏领跑技术基地创新运用“农林光互补”模式,将光伏发电与油用牡丹和连翘等中药材、灌木林业有机结合,形成“上面发电、下面育苗、科学开发、综合利用”的生态互补,综合利用空间资源同时发展新能源、新作物、新旅游。
利用这种一举多得的立体模式,芮城县先后打造成了全国光伏先进技术示范基地、农林光互补示范基地、光伏旅游示范基地,实现了土地生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带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得到了国家能源局的高度赞誉。
不仅如此,在过去几年发展中,芮城县还以光伏基地为依托,大力实施生态扶贫工程,充分利用光伏板组建维护和油牡丹种植管护优先吸纳贫困户作业,每人每年可收入4000余元,直接带动了1000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同时,突出生态原产地优势,大力发展其它特色农业,芮城苹果、芮城花椒、芮城芦笋、芮城屯屯枣、芮城香椿5个农产品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其中,全县新发展2.2万亩高标准花椒示范园、3个高标准出口示范区和5家规模功能食品开发企业,全县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5家,2018年完成销售收入12.78亿元,带动全县农民纯收入每年递增7%以上;“芮城苹果”品牌影响力更是蜚声海外,带动水果出口2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连续五年稳居全省第一,并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定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
据了解,近年来,芮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县域发展,全面践行“两山理论”,一手抓“绿色”行动,一手抓“转化”工程,逐步将芮城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以生态文明引领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网易山西 李恒灵 责编 丁小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