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汾河,一路奔腾,历经千难万险,滋润山川大地,终于在万荣县庙前村,投入了黄河的怀抱。
改善汾河水就是改善黄河水。近年来,为持续改善汾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围绕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万荣县始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时监测庙前村汾河入黄口断面水质,及时掌握断面水质状况,把握水质变化规律,切实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两山七河一流域”治理措施。
汾河入黄口毗连中华祖祠,下接黄汾两河,是河佑三晋、水抱河东、情倾万荣的灵光宝地。基于此,万荣县立足汾河入黄口立地条件差、植被恢复难的特点,秉持“高乔与低灌结合、花卉与草本结合、绿化与文化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和“乔灌花卉草搭配、山水林路景一体”的理念,高标准规划,大力度投资,专业化运作,重点实施沿黄荒沟生态修复、沿黄公路绿化提档和汾河护岸林三大造林工程。
此项工程,总投资2863万元,其中沿黄荒沟生态修复工程投资816万元,主植白皮松、黄刺瑰、侧柏、丁香、连翘;沿黄公路绿化工程投资1900万元,绿化里程14公里,主植国槐、油松、白皮松、金叶榆、黄叶石楠、北京夏菊;汾河护岸林工程投资147万元,主植白蜡、女贞、黄金槐、金叶榆。
随着汾河水生态修复及保护工程的落地和实施,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绿色万荣建设,也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的就业和增收,同时直接还吸引了沿线众多游客前来,形成了沿河骑行、跑步、旅游观光带,生态经济效应开始显现。
在汾河湿地保护大背景下,万荣境内沿河排污的企业污水少了,沿河乱采滥挖的现象少了,沿河的水患少了,绿色发展成为思想共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生态美景正在重现,促脱贫、兴生态正结出秋天丰收的金色果实。
据了解,为实现“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总体目标,今年以来,万荣县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省、市、县关于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打造汾河流域万荣段水利长廊、生态长廊、文旅长廊。
该县以黄汾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大力改善流域生态环境,通过绿植种植、退耕还湿(林)、绿化景观工程建设汾河入黄口湿地公园;以河长制为抓手,进一步压实各级河长职责,实现县域境内河流管理全覆盖,并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确保河道长治久清,使流域水环境明显改善;以工程建设为重点,利用汾河河滩,建立人工生态湿地,降解水中有害元素,确保汾河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一泓清水入黄河”。
同时,兼顾自然观光、优化农牧渔业等功能,积极打造鸟翔鱼跃、人水和谐的湿地景观带,极大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同步发展。
下一步,万荣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的决策部署,持之以恒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汾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网易山西 李恒灵 责编 丁小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