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里的锦绣长廊,三十余里的优美画卷,这就是临汾市汾河文化生态景区。
鸟瞰图
漫步在汾河岸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在这幅巨幅画卷中,山川、秀水、树木、花带、建筑依次呈现,构成了主题,展现出希望,点缀着幸福。
汾水古韵
9月20日,“中国梦·黄河情”山西行活动采风团来到临汾,实地感受汾河文化生态景区的宜人风景,亲身体会贯穿其中矢志不渝的治汾理念,并用镜头定格下了每一个瞬间。
廉政广场
临汾市汾河文化生态景区,于2011年5月正式开放,北起屯里大桥,南至108国道大桥,全长17公里,管辖面积10.6平方公里,
分为上、下游生态湿地段和城区生态文化精品段。在精品段,设有文化艺术区、科普活动区、素质拓展区、体育休闲区、青少年活动区、地域文化展示区六大功能区,建有九州广场、廉政广场、萱楼等大小景观节点154处。
绿化
景区以生态修复为主题,主要包括河道蓄水工程、生态湿地建设、休闲景观建设等工程,共挖填土石方1400余万方,铺筑三级园路约100公里,栽植各种苗木150余种,共计300万余株。
三友园
建成后的景区,以中国古典山水园林为整体特色,仿照山西明清民间建筑风格,将景区整体布局分为临汾“客厅”、城市“绿肺”,有效改善了城市的呼吸系统,增加了空气湿度,是临汾市的“天然氧吧”和“城市绿肺”,201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五福桥夜景
祥云桥
萱楼
萱楼夜景
同时,景区充分运用海绵城市理念,不断丰富园林地形,通过大树点缀、片林增绿、花带增彩、岸上绿道、景观通道等生态类型,优化景区绿地植物配植,满足市民集会交往、游戏休闲的要求,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感。
音乐喷泉
不仅如此,通过汾河经济带建设,可以充分带动工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发展,高铁站、新医院、山西师大、新高中、奥体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建筑均布局在汾河景区西侧,有力拉动了城市框架,贯穿旧城与新城通道,促进南北外延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临汾开创高质量转型发展新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网易山西 李恒灵 责编 丁小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