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曲县以小米产业为主的脱贫攻坚过程中,有这么一家企业——阳曲县清风良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既是当地小米种植的龙头企业,还是脱贫攻坚的典型代表。
多年来,清风良业合作社在阳曲县委、县政府及当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强内涵,前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从当初的10余亩地逐渐发展到现在的2700多亩。其中,光小米种植就有一千五百多亩,在促进阳曲小米产业大踏步前进的同时,更是助力了当地的脱贫攻坚。
合作社负责人吴翠萍介绍,从2017年起,合作社开始有了产品加工业务以后,共带动了周边13户25人成功实现脱贫,而种植方面带动的人则更多。带动模式既有务工,也有订单收购。不仅如此,合作社还帮贫困户从播种、种植、加工,再到销售农产品,全部实行免费服务。
以务工为例,由于男性的工作相对要较多一点,因此按一天120块钱计算,女性则是一天70块钱。到后来,随着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壮大,工作也越来越忙,来得人也越来越多。
口袋里有了钱,人们的生活也充实了许多,直接体现在了生活用品的购买力上,干活也更加有了精神头。用吴翠萍的话说就是,现在让他们休息,他们都不想停下来,而是天天都要来。
“有一个叫赵永红的贫困户,刚开始的时候,他啥也不想干,老婆还和他闹离婚。来了这儿以后,因为咱们这都是粗活,就给他找了个适合的岗位,每月能挣个1200块钱。”吴翠萍说,慢慢适应了合作社的工作以后,赵永红也终于有了生活的劲头,现在每月能挣两千元。
赵永红只是一个缩影。还有一个叫李秀珍的女性,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合作社工作。吴翠萍介绍,这个家庭原先比较困难,儿子是聋哑人,男人则常年有病,家里十分的拮据,是典型的贫困户。
后来,李秀珍全家先后来到合作社,并被安排到不同的岗位上。工作有了着落,日子也开始慢慢有了好转,加上享受异地搬迁的精准扶贫政策,很快便实现了脱贫,全家不仅住进了新楼,现在三口每人每月还能挣两千元。
谈到以后的打算,吴翠萍说,下一步,合作社不仅要继续扩大扶贫人数,而且从明年开始,合作社还要扩大经营模式,尤其是要进行小米和杂粮的深加工。“因为深加工的话,产业链就要延伸,肯定要增加务工人数。”
资料显示,阳曲县清风良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太原市阳曲县泥屯镇泥屯村,成立于2016年4月。该合作社主要经营农机作业、小杂粮加工及销售。目前,合作社已完成土地流转1916亩,帮助农户种植6000余亩,从业人员40多人,农忙时可达到120多人,社员分工明确,形成了机械化种植的专业合作社。
2017年,合作社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产品及产地证书,2018年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小米、高梁、荞面的绿色产品及产地证书,产品在线上线下销售至全国各地。
不仅如此,合作社还直接带动13户25个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直接受益贫困户600余户1500余人,直接使周边3000多农户受益。2019年,合作社累计实现收入500余万元,社员人均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30%,极大地解决了农民挣钱难的难题。(网易山西 白金 赵江芳 丁小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