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是革命老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战八年将近三千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岁月中,阳曲县这块广袤而美丽的大地上,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英勇战斗、参战支前,为抵御外来侵略,实现民族解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他们有的在与敌军作战中奋勇顽强,英勇献身;有的在被敌抓捕后坚贞不屈,慷慨就义;有的智勇双全,深入敌人心脏,纵横驰骋;有的不顾个人安危,支前拥军,保护革命精英。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有的功勋卓著,受到上级表彰嘉奖;有的事迹突出,得到群众永久怀念;有的叱咤风云,名振阳曲大地;有的默默奉献,堪称无名英雄。
1942年9月上旬,盂阳县县委书记李振江,因几个月夜以继日地行军、打仗、工作,身体极度疲劳,9月初就得了突发性疟疾,但他仍继续在南山各村打游击。9月中旬,病情加重,为了躲避敌人搜捕,住在杨兴灰吊嘴村外半崖一个土窑洞里养病。为了安全,地委给他身边留下一个交通员,一面照顾他的生活,一面与外界联系工作。9月24日(农历八月十五),管理员李富和陪他一块住宿。由于汉奸告密,李振江等人被杨兴镇据点的日军包围。敌人先在对面山崖上用排子枪向崖洞射击,因地形居高临下打不着。后又抓来民工刨土、堵洞口,妄图把李振江闷死在窑洞里。但因洞前坡陡难存土,敌人的企图难以得逞,便又让汉奸喊话诱降。喊话不见效果,就往窑洞里塞柴火、投手雷。敌人的诡计难以奏效,后逼迫民工从窑顶往下挖,当窑顶被挖通时,李振江向洞外开枪,敌人不敢靠近,于是敌人又向窑洞里投手雷、扔柴火。
战斗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当子弹打光时,李振江决定以身殉职,他用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自己的太阳穴。在这紧急关头,得知消息的盂阳县民政科长金士冗,第三区区长梁俊华,带领县区干部徐隆真、罗俊英、张清书、崔士恒、赵申五等及时赶往营救。此时天色已晚,敌人以为是来了大部队便仓皇逃窜。李振江经及时抢救医治,几个月后恢复了健康,继续战斗在对敌斗争的第一线。
1943年8月23日(农历七月二十三),西阳曲县财政科长李廉寿,在五区伙路坪一带征收大烟土(税)时,夜宿龙王堂被抓捕。先在关口据点关押,后来送到太原宪兵队,被严刑拷打折磨而死。李廉寿在狱中面对敌人的拷问,坚贞不屈,拒不投降。临死前在监狱的墙上写下了铁骨铮铮的诗句:“七月廿三遭奇祸,关口两夜送宏部。日食锅巴三缺水,广闻臭气睡自由。”表现出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笑傲敌酋的献身精神。
东阳曲三区金家岗民兵队队长金玉金,在敌人抓捕了三区财政助理员郑如和粮秣助理员韩祖谦后,为了营救同志,他挺身而出,大胆地向敌人说:“他不是八路军!”结果被敌人残忍杀害。东阳曲三区通讯员铁锁只,在北家庄被敌抓捕后拒不投降,并大骂敌人。敌人先割了他的舌头,他不能骂了就瞪眼怒目而视敌人,凶残无比的敌人又挖了他的眼睛,最后开了他的膛,割了他的肚,挖了他的心,将他活活折磨致死。
1943年初冬,盂阳县第三区敌工干事李海山,扮作伪军模样去柏井桥执行任务。他骑着自行车行进中,在东南洼迎面碰上一队日军,李海山跳下自行车,镇定自若地继续往前走。当日军大队人马从他身边走过后,他又跳上自行车继续往前走。就在他跳上自行车的一瞬间,他的大衣盖着腰部的手枪,正好被身后一个日军看见,由于寡不敌众,李海山被捕了。
当孟阳三区抗日军民得知李海山被捕的消息,正设法营救时,有个伪村长对日军头目说李海山是盂阳县第三区的敌工干事,给营救工作设置了很大障碍。日军头目把李海山带到三畛据点轮番审讯,用尽各种威逼利诱手段,要他供出盂阳县、区干部名单,活动范围和各村帮助共产党的村长、闾长名单,但李海山一口咬定“不知道!”日军从李海山嘴里得不到半点消息,便把据点附近各村的村长、闾长、保长和群众全部集中在据点大院。把李海山衣服剥光捆在木桩上,强迫村长、闾长排着队,挨个从李海山面前走“他的,是不是?”李海山瞪着血红的眼睛,怒视着凶神恶煞般的日本鬼子。敌人问一声,他只坚定地摇一下头,敌人便恶狠狠地在他裸露的身体上割一刀。
坚贞不屈的李海山一直咬牙忍痛,怒视仇敌。日军胆怯了,他们不敢面对李海山那愤怒的眼神,竟丧心病狂地把李海山前额的肉割下来,遮住他那双愤怒的眼睛,零刀碎割地把李海山杀害了。
1943年冬,东阳曲县史家庄民兵中队九个民兵到杨兴敌据点散发传单,回来时被敌跟踪,将他们包围在村东一眼石窑内。面对日军围困,民兵们临危不惧,英勇作战,从头天黑夜打到第二天上午,有五个同志光荣牺牲,一个同志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炸死自己。三个同志把枪砸碎,准备跳崖就义时,被敌抓捕回据点杀害。这九个民兵为抗击日寇侵略英勇奋战,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留下,堪为真正的无名英雄。
1944年3月初,冀、晋二地委河南分委书记张淮三和地区行政主任彭伯周,到盂阳县视察,在杨兴袁家庄主持召开的区委、区长会议,部署彻底粉碎敌人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以及当前春耕生产工作。由于隐藏的内奸勾结敌特报告了南温川据点的日军,南温川和杨兴据点日军三十人、伪军六十人,采用“奔袭”战术,直奔袁家庄南山顶。敌人分两股下山:一股下到庄南背后的一个小山包上,另一股从南面山头下到沟底,匍匐前进。他们爬到河滩中间,天色渐明,被担任会议警卫任务的一区区小队哨兵发现,双方立刻交起火来。
敌我双方接火后,大河滩的三十多敌人向庄北猛扑,我区小队用步枪和手榴弹奋勇抗击。对面小山包上敌人的机枪向这里疯狂扫射,县区干部和群众通过交通沟向左右两面的后沟转移。县基干游击大队长张茂生、政委张新彦命令一排长柴耀武带领他们排二十余人,迂回到敌人背后右侧去干掉敌人的机枪。柴排长接到命令后,立即带领战士向敌后方小山头冲去,他们用排子枪消灭了敌人的小队长(机枪手)。敌机枪成了哑巴后,柴排长马上率领战士冲上去,没想到在他们的上方又有一股敌人冲下来。两股敌人合在一起向他们反扑,敌人占了优势,这时柴排长命令战士们且战日退,他凭着一手好枪法阻击敌人,让同志们尽快转移。后因寡不敌众,柴排长身受重伤,被冲过来的敌人连刺两刀。他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倒在血泊里。几分钟后柴排长苏醒过来,他用尽全身力气向汉奸刘和尚投出一颗手雷,并大骂刘和尚:“狗汉奸,你不得好死!”这时,又一颗子弹打来,柴排长为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长眠在袁家庄的南山下。
西阳曲归朝村有个叫耕牛的老实农民,从1943年到1945年,一直为活动在西阳曲地区的“太原情报工作站”运送情报。他赶毛驴晚上从归朝出发,走二十多里山路,把情报资料送到西山交给情报站驻地,第二天返回村里。三年辛苦工作,没有引起敌人怀疑,没有出过一次纰漏,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阳曲人杰地又灵,抗战英模数不清。
孤胆英雄梁存地,顽强战敌勇献身。
妇救主任韩桂珍,慷慨就义三畛村。
拥军模范白银翠,养育红军后代人。
王毛毛和荣臭妮,冒死保护八路军。
财政科长李廉寿,狱中题诗抒豪情。
盂阳书记李振江,大智大勇战群凶。
敌工干事李海山,铁骨铮铮斗顽敌。
锄奸科长郑校先,铲除敌特和汉奸。
盂阳三区通讯员,不惧开膛挖心肝。
耕牛农民交通员,秘送情报整三年。
民兵队长刘万只,八次大摆地雷战。
战斗英雄柴耀武,杀敌威名留人间。
来源:阳曲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