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是革命老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英勇战斗、参战支前,为抵御外来侵略,实现民族解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讲好支前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实现中国梦想。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阳曲支前故事第69期:石槽村突围
@@VIDEO="http://mobilepics.ws.126.net/cjUz0S2i35g3hQRtC7gwzfYe5AU17JpW%3D%3DHQDMUM0B.mp3,http://mobilepics.ws.126.net/cjUz0S2i35g3hQRtC7gwzfYe5AU17JpW%3D%3DHQDMUM0B.mp3"IMG="http://cms-bucket.ws.126.net/2021/0205/78eae585j00qo1bnf000ac000eg009ac.jpg"ALT="石槽村突围"BROADCAST="in"SIZE=""@@
1942年3月12日,我盂(县)阳(曲)县委书记赵丰源、区长高山、区治安委员孟沛元、县城工部长毛鹏。财粮助理员韩振洲,农会主任邓茂生、抗联主任刘河清等七同志,从庞家庄转移到石槽村刘天德家开会时,被庞家庄汉奸特务王仁献发现,报告了日军驻南温川据点的小队长山崎。王仁献亲自带领山崎等日伪军30多人,绕道从石槽村背后的兑子沟爬上来,居高临下重重包围了刘天德家。当我区县干部发现时,想撤离已经来不及。于是便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便因此引起了日军多次“扫荡”石槽村,先后杀害抗日军民三十三人的流血事件。
刘天德家位于石槽村北的高崖畔。这里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我县区干部在这里活动比较安全。如果村南大路上有日军行踪,可以及早发现,采取应急措施。所以区、县干部们经常在这里开会,研究对敌斗争的策略和措施。这一次他们来开会,没想到敌人从村背后的兑子沟里爬上来,把刘天德家窑顶和街门四周团团围住,并将跑来给我区县干部报信的石槽村群众杜三只打死在刘天德的大门前。
在被敌重重包围的情况下,我区县干部只好在刘天德的东窑内与敌人周旋。敌人不仅从北窑顶上往院里打枪,扔手榴弹,而且还往院子里放火烧、用烟熏。区县干部与窑顶上居高临下的敌人周旋战斗了多半天后子弹打光了,赵书记和高区长决定突围。
但是,当他们甩出几颗手榴弹,跑出窑洞时,由于受到东窑顶和北窑顶上敌人子弹、手榴弹、火烧、烟熏的同时袭击,刚跑到院子里的赵丰源、高三等三同志,就被敌人密集的子弹打死了。邓茂生同志跑出家门,也被敌人的子弹打穿腮帮子,倒在院子里。毛鹏、刘河清二同志虽然已冲出街门,但没有跑远,也被门外堵击的敌人打死。只有韩振州同志,由于熟悉地形,从刘天德东窑后的天窗上跳到东院里的正窑内,又从正窑的窗口跳下去突出重围。邓茂生同志被敌人打倒,战斗结束后,经医生及时抢救,才恢复健康。
石槽事件发生后,石槽村竟成了驻南温川日军推行“三光”政策的重点村。从1942年3月到1944年6月,南温川据点的日军,对石槽村进行了十几次极为残酷的“扫荡”。每次扫荡都是烧杀抢掠,惨绝人寰,先后残杀我区县干部6人,村民群众27人,还抢走大牧畜240头,羊1200多只,烧毁房子1000多间。
石槽村之所以多次被敌扫荡,一来是因为这个村是我抗日区县干部经常活动的根据地,二来最主要的是因为没有汉奸特务向日军告密。如1942年10月3日,盂阳县农会主任刘喜蛮同志(石槽村人),回家办理他叔父的丧事时,被特务刘先忠得知后,暗暗窜到石槽村将刘喜蛮逮捕。后来经人说合,被刘先忠勒索了二百元白洋和二两大烟土,才将人释放。1943年2月,农会主任邓茂生带领刘喜蛮、刘贵元到石槽村开会,又被伪村长刘天辰向特务刘忠告密。刘先忠又领上日本兵和警备队三十多人,天不明就包围了石槽村,将刘喜蛮同志二次抓捕,带回南温川据点杀害。1943年夏天,石槽村伪村长刘书根,甘心认贼作父,向日军密告了我地下党员刘计海、刘计兔、刘贵元等三个同志,幸好被我内线转告了区公所,才未造成损失。直到我盂阳县政府将特务刘先忠、汉奸村长刘书根、刘天辰、直接杀害我区公安员李孟宾同志的凶手刘计寿、亲自向日本人报告我村部地下党员杨贵喜、刘贵元的汉奸刘贵和、刘二小等人镇压处理后,盂阳县一区的抗日形势才进一步好转。
1943年4月,盂阳县抗日政府在石槽村为死难者英烈召开了追悼大会。盂阳县县长罗抱一主持会议并讲了话。他无比愤怒地说:“石槽村三十多名区县干部和群众,被日军杀害的惨案,是日本侵入盂阳县后犯下的又一滔天罪行。我们一定要向日本侵略者讨债还债!我们一定要为死难的同胞报仇雪恨!”
为了永远纪念这些革命先烈和遇难群众,石槽村公所在村口竖起一座“死难英烈永垂不朽”的大石碑,并将三十三位死难者的英名刻在石碑上面,表示党和人民永远记住这些革命英烈和遇难群众。(网易山西 白金 赵江芳)(来源:阳曲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