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皆苦,普法渡人之余,我非常愿意去从事一些慈善的事业。”愿清法师如是说。
慈善就是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愿清法师作为古佛寺的当家住持,经常组织开展一些慈善活动。寺庙附近有很多孤寡老人,愿清法师就组织师父和居士们,一起去探望他们。老人们也满怀感激:“多亏了师父和居士们,总是想着我们,师父们日子过得也不富裕,每次来还带那么多东西,够用度好久了。”
愿清法师对当地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一年之内捐助了多个学校,还重点扶助了八位贫困学生,在热心慈善的同时还响应了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很多家庭十分贫困,孩子上不起学,家长也不重视教育,有可能把孩子的一生都耽误了。还有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我们师父看了都于心不忍,就想着能帮就帮。”愿清法师说着,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庄严而坚毅。
愿清法师于2002年从师父那里接管了寺院,成为古佛寺的当家住持。古佛寺创于清代,原址是娘娘庙,位于东冶镇槐前村东首,北依龙山,面临沈水,风光秀丽,是进入佛教圣地五台山的第一处古刹。除了修缮了师父在世时未完成的部分寺院建设,愿清法师还自行发心扩大了寺院的规模,在原有寺院的基础上建设了新的殿堂,既严格遵守了佛教的森严格律,又不失现代装修的安全与便捷,极大地方便了师父和居士们的日常生活。
由于寺院傍山而建,用水成为寺院生活最大的问题。以前只能依靠人力挑水储蓄,后来,在寺院建设中,愿清法师断然决定打下水井,在那个年代,打井是一件很费时费力的事,即使困难重重,师父也坚持了下来,最终打下了今日寺院用水主要依靠的水井,实属不易。
“慈善是我余生都会坚持和坚守的事业。”时至今日,古佛寺的生活依然清苦,但愿清法师仍坚持慈善事业,并且不断地号召更多有心的出家师父和有缘的俗家弟子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为慈善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记者编辑:慈婧喜 徐晗丹 李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