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同时,对于阳曲县首邑学校来说,也是一个收获之年。
首邑学校位于阳曲县最北端的大盂镇,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古就有“米粮川”之称。近年来,大盂镇党委、政府牢记习总书记“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指示要求,始终将脱贫攻坚工作放在首位,全面落实教育政策,兜底帮扶一批。教育帮扶从义务教育阶段一直到大学本科,分阶段落实了各类教育帮扶。
2017年8月,在原大盂中学的基础上,首邑学校“破壳而出”。这是一所由政府财政直接支持,为保障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能够接受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防止因教返贫现象发生而创办的一所公办全封闭式寄宿制学校。
该校占地约70亩,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集教学、住宿、餐饮、活动为一体。学校的成立,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深度落实“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脱贫防返贫”战略,为全县所有贫困户子女提供了免费食宿和优越的就读条件,全面实现了阳曲县的义务教育。同年9月,阳曲县精准贫困户子女正式开始上课。
为了让贫困学子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阳曲县引进了一流管理团队,同时大力加强教学基础设施,教室全部配备教学用触摸一体机。其中,学生公寓建筑面积达2888平方米,可容300多人住宿;操场占地达1600平方米,包含3个标准篮球场和250米的塑胶跑道以及2个羽毛球场地;餐厅可容400人就餐,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校就餐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同时,学校按小班教学标准每班限容30人,除正常课程外,还建立了国学文化长廊,有《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并开设国学、书法、舞蹈、美术、音乐等兴趣活动课程,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据了解,首邑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县10个乡镇、50多个行政村,多数为精准扶贫户子女。这些学生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精神上的爱护。对此,学校特地为学生们配备了9名生活老师和1名校医,同学生一起吃住在学校。不仅如此,校领导每天必进一次宿舍、必跟一次餐,坚持每周在校住两晚,每天22点以前不离校,真正做到了以校为家。
教育,光有关怀还不够,真正目的是要育人,在质量上取得长足发展。以此为出发点,学校将教育部研究课题——中小学“三大步”育人模式引入学校,并予以实施,要求学生每日三读励志信、每天反省自己、填写成长记录;每周召开主题班会和主题活动,让全体教师担任育人导师,实行全员育人,批阅学生成长手册,去关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用教师的言语去打动他们、鼓励他们,从积极心理学角度鼓励学生上进、自信。
除此之外,为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学校还请来社会团体到校表演舞台剧、开展素质拓展等活动;自筹资金购买非洲鼓、彩泥等物品;自建音乐、美术教室丰富孩子们的课间活动。2018年,首邑学校被评为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9年又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校长李凯还被总书记亲自接见,在教育扶贫领域向党和政府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乡村教育更是一份丰功伟业,它的不平凡之处就在于能够给予乡村孩子一个圆梦的机会。精准扶贫对于学校来说,就是运用一切教学资源,为学生的未来保驾护航,让他们不再世世代代扎根于黄土,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