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曲县东黄水村向东走,就到了红峗(Kui)山奶奶洞。红峗山古称黄花山,是个景色秀丽、雄伟壮观的好地方。苍松翠柏,四季常青,山花野草满坡遍野,花树掩映着一天然石洞,那就是奶奶洞。奶奶洞里的塑像栩栩如生,有好多动人的传说至今仍流传于民间,主要有《红峗山奶奶的传说》、《奶奶庙的修建》、《傅山写匾额》、《红峗山的灵蛇》《黑蛇湾》、《马赶祖师的传说》。
其中,最为人们口耳相传的是《红峗山奶奶的传说》,讲述的是从前有一个老财主的三女儿,柳眉杏眼、苗条英姿,又习得琴棋书画、女工针黹样样精通,再加上性情温顺,心地善良,不愿按照父亲的意愿嫁给有钱有权之人,按照梦里白发婆婆的指示,捻够红线九九八十一天,把线的一头拴在大门环,然后抱着线蛋一直向东走,走到红峗山石洞前,红线正好拉完,她进洞里歇息,到了洞里坐下后就坐化成神了,以后人们便把她称为奶奶,这就是红峗山奶奶的来历。
红峗山中古建筑成群,但寺庙创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明嘉靖、万历、清雍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均有过修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医学家、书法家傅山先生曾多次到红峗山云游隐居,并书写了“古黄花”三字牌匾。
红峗山传说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红峗山的历史渊源,而且对历代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传说中寄寓着民众的世界观、道德观、社会理想等,既可以作为相关学科研究民间文化的资料,又对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