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派丹青第一人
——董正文的艺术之路
“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在存形莫善于画”。国画又称丹青由古至今传承了几千年,从人物,花鸟,到写意山水无不体现出古人的艺术精髓。从吴道子,张择端到张大千,齐白石再到网派丹青的诞生,虽然逾越千年但艺术的繁荣与常青是历史的选择。
——笔者手记
董正文又名董郎号网田耕生,网派丹青主人、互联网画派创始人、二维码篆刻第一人、世界书画二维码印章推广大使、中华活字印刷术雕版非遗传承人、西泠印社会员、诗书画印——四绝青年艺术家、张大千第四代弟子、董寿平先生后人、北京网派丹青书画院院长、设计师、企业家,现居北京宋庄画家村。
二维码篆刻诞生记
2016年5月4日青年节,已是晚上11点晚,突然兴致大发,从选石、设计转换二维码、再测量计算、到正式下刀历时6个小时,最大的难题是在一寸之方内刻841个基本单元,纵横都是29行,平均计算后发现,每一格只有1.241毫米,还要分出编码组合出的图案,大家都见过CPU芯片,上面有775根针,然而总大小和芯片基本一样,普通测量工具很难精确到毫米以下,最后只靠肉眼分辨识别,画出841个方格单元,此时到了2点钟,终于下刀了,在一张硬木板上连续坐了几个小时后,当太阳升起的同时,一枚篆刻好的二维码图章悄然诞生了……
从无到有的网派丹青
董郎1984年生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大有乡,自幼热爱艺术,5岁书画启蒙、8岁自学刻印、11岁习诗,(诗)韵源于父亲的民谣编段,现集诗词300多首、(书)曾断发制笔、(画)启发于邻家工匠、(印)自学仿刻父亲木章,刻刀常刺于指掌,治印无数,可谓诗书画印全才。早年入天津学习计算机艺术设计,后自考在清华美院视觉传达专业,毕业后多年从事网络与设计工作,受此启发,开启了用互联网原理及元素表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从此一发不可沉迷于其中,把网络科技元素与诗书画印等艺术元素进行完美契合,创立了自成一家的"网派丹青"。
成为艺术大家的农二代
董郎虽是农二代,可贵的是在锻造自我艺术修为的几十年里他潜心临摹了石涛、任伯年、董其昌作品,随着岁月的积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怀着对前辈的敬仰在临摹黄宾虹、张大千、齐白石等名家的作品时与作品隔空对话获得感悟,又有幸得到当代名家霍春阳、邓福邦、王伟等老师倾心亲授。他从阴阳学中得到启迪,结合互联网思维原理,融汇周易与道家思想精髓,独创了网派丹青,缔造了当代艺术新形态。
网派丹青就是以互联网为元素,借古人之技法,以太极阴阳转换为基础,以计算机原理0与1变化为技法自成一家创立。阳面用1,即线条来表现阳刚坚实;阴面用0,即圆圈与转笔皴法表现柔美丰润。因此,网派丹青正是以古法演绎今艺,国画+互联网元素,表达当代社会、自然、人文,天地人及万物的和谐之美。
董郎网派丹青的创造者正在用手中之笔绘就着心中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