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尖草坪区一流小学开展研学活动
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人间最美四月天,天蓝云淡,春风送暖。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红色文化,陶冶爱国情操,培养学生爱绿护绿意识,感受自然魅力;也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党员意识,强化党性观念,2021年5月7号上午,尖草坪区一流小学校全体师生按照既定路线,先走进国民师范旧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接着来到大唐古县城、晋阳湖,在研学中旅行,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自己。此行虽累,却收获满满。
身未动,心已远。同学们对这次研学实践活动既期待,又兴奋,大巴车上载满了孩子们的童乐之声,朝气蓬勃的面孔欣欣向荣,一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国民师范旧址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纪念馆是山西省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这里在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爆发前夕,高度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的重要活动基地。是阎锡山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全省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原为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始建于1919年,校园占地面积20公顷,校舍890余间。国民师范的历史是光辉的,她是山西革命运动的摇篮,为山西革命和中国革命培养了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薄一波、程子华、王世英、李雪峰等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更可贵的是,她象一部播种机,把千万颗革命的种籽,撤遍了太行之巍,汾水之滨,撒向中华大地。
通过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把我们又带回到了先烈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战争年代,学生们更深刻领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次参观学习,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们的工作环境和不折不挠的奋斗作风,为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随后党员教师在付鸿鹰书记的带领下齐诵《永远跟党走》并带领全体党员教师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声音穿透上空,久久回荡。三年一般同学带来的《青春童心,永跟党走》诗朗诵,激情饱满,志气昂扬。
大明古县城
山西,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可以说得山西者得天下。正是有着非凡的历史沉淀,山西成为了我国现存各类古建筑最多的省份,上迄唐代,下至民国,构成了我国建筑史上品质超群、蔚为壮观的标本体系,享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美誉。古太原县城是坐落在晋阳古城遗址上的一座明代早期县城。它传承了2500多年晋阳古城文脉,是晋阳古城的延续。它沿用了晋阳古城“城池凤翔余”的建筑格局,俗称“凤凰城”。它依托龙山,展示着古晋阳龙凤呈祥之灵气,处处体现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和合交融,保持了我国汉唐文化与传统的地域民俗文化,是一座依山傍水、设施完备的城池。
通过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了学生对家乡太原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晋阳湖之行
陶行知曾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关在堂前,闷短寿源。掀开门帘,投奔自然。“下午,一行人来到华北最大的人工湖——晋阳湖。晋阳湖公园迎水质清澈,两岸桃花盛开。清风徐来,阵阵飘香,朦胧缥缈,恍如仙境。
在晋阳湖参观太原市城市规划馆,了解太原市的城市发展规划。了解晋阳湖蝶变的同时,通过垃圾分类和水净化实验实践活动,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树立了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晋阳湖之旅让孩子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之情,健康快乐地成长。
寓学于行、行学相长,学生们在“学”字上做文章,在“研”字上下功夫,让“旅行”为“学”服务,让“学”为“旅行”增加内涵。研学旅行的意义在于它不是单一的教育,而是一种多层次的、更丰富的教育形式。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走出学校、教室、书本的封闭圈,在真实的情境之中体验、合作、探究,不断地拓展教育的边界,真正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来,他们必将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网易山西 张丽 通讯员 刘瑞瑞 助编 霍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