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好“双减”背景下“减负提质”工作,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改革,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9月30日上午,太原市小店区育杰小学有幸邀请王国萍老师莅临该校,与全体数学老师共同研讨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由青年教师李艳萍老师执教了五年级《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李老师首先让孩子们复习了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得到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之后通过学生迁移、类推出厘米、毫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理解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最后总结概括出小数的意义。
在课堂探究时,李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理解小数的意义。
课后王国萍老师针对李老师这节课给出了详细点评及改进意见。其中肯定李老师的闪光点,对出现的细节问题也给了许多中肯的教学建议:一、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二、每个环节目标不同,不能均匀发力。三、活动设计成整块放下去,让学生整体感知。
最后,王老师基于“双减”,提出高效课堂需要注意的几点要求:一、突出重点,找准发力点。二、精准提问,少问多练。三、整体架构,切忌切太碎。四、分析练习,统筹安排。
“双减”政策的稳步推进,离不开高效的课堂教学,这就需要老师们突破现有的惯常模式,提高“教学效能”。因此,教师要把功夫下在课前的备课上,充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习题,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实现高效课堂。
(网易山西 黄晶 通讯员 胡万梅 冯颖娟 助编 左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