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母亲河,卷卷高浪,诉说着华夏子孙不屈不挠的精神。10月15日,“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运城市芮城县永乐宫。
途中,谈到运城人类远古文化、农耕源头文化、黄河根祖文化、宗教信仰文化、河东民俗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时,运城市委网信办主任李昭阳将其凝练成诗,“一猿一火冠华夏、一湖一祠一裴家、一河一庙两司马、一山一宫十寺刹、一楼一院一圣人、一洞一城名天下”。
芮城,史称“古魏”,伏羲画卦、女娲补天等古老传说赋予了这里神奇的色彩,堪称“黄河文明的遗址公园”,是山西省的南大门,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城北,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创建于公元1247年至1358年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与北京白云观、陕西户县重阳宫并称为全真道教三大祖庭。
永乐壁画风格独特,“曹衣似水,吴道当风”的唐、宋绘画遗风,融汇元代绘画特点,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奇迹,更是世界绘画史上的巨制。宫内保存了1000平米精美的元代壁画,三清殿中完成于1325年的《朝元图》最令人惊叹,总面积四百多平方米,人物有286人,西壁是西王母、东王公夫妇,东壁是玉皇大帝、后土娘娘,北壁是北极太皇大帝、上宫天皇大帝,南壁是白虎星君、青龙星君……武将彪悍,玉女端立……千人千面,表情各异,或沉思,或倾听,须发精微,花冠、纹样、宝物…几乎无一重复,栩栩如生,描绘了朝拜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的盛大景象。
800年历史痕迹斑斑,日军入侵、三门峡大坝修建……先留底,再切割,历时10年的“大搬迁”还原了吕洞宾“过海”的仙景,凝聚了黄河边上劳动人民的智慧;今朝,永乐宫恰“华年”,气势磅礴,元代所建的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与清代建的宫门纵向“列队”,依然闪耀光彩。不知不觉已到六点,2小时的采访圆满结束。
此次活动中,采访团探寻永乐宫“壁上乾坤”,耐心“探望”母亲河,展示了芮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初心”,在奋进中,奏响新时代“黄河文化”交响曲最强音。“下一步,要加大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进一步把预防性保护做到位,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要注重文物的本体保护向文物的周边环境保护转变,保护好文物的原生态环境。”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席九龙如是说。
(网易山西 肖玲 李恒灵 助编 左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