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崔霞博士在行知楼509智慧教室,作了题为《大同地名的读音及其标准化研究》的学术讲座。这是该校本学期“博士论坛”系列讲座之一。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张忠堂主持,60余名教师、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
崔博士指出,作为汉语中的专有名称,地名从开始的口头命名到最后的约定俗成,地名的读音已经成为方言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同地名中,有的读音保留了古音,这些古音反映了大同方言不同历史时期的音韵特点。例如大同地名中的“家”,口语里常常弱化,而且弱化程度还存在区别。崔博士从声调弱化、促化和声母的弱化,到合音以及脱落,作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大同街道和村名在口语称读时常常伴随着儿化和轻声,读作轻声时,还常常伴随着同化、弱化等现象。崔博士进一步指出,这些地名读音在现实使用中应该标准化,有关部门采取差别化政策,处理好大同地名的古音与今音、方言读音与普通话读音、异读音与常读音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名从主人与科学规范的统一。
最后,崔博士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网易山西 白金 赵江芳 助编 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