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身边的疫情,再次牵动起大家的心。孩子们突然暂缓返校、居家学习,无疑给所有人带来了困扰。面对这份不确定性,们只有家校携手,共同坚定信心,才能真正助力孩子们的高考!在这段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间,家长应该如何陪伴孩子度过?如何保持孩子和自己心态的平稳?该校给出家长们以下建议。
第一,“做好自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家长要积极进行自我调适,不向孩子传递负面情绪。面对疫情中庞杂的信息,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关注权威真实的新闻,正确解读相关内容,指导孩子学会对信息进行判断,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家长也可以从个人担当、社会责任、国家发展与孩子分享和交流自己对疫情的想法,引导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开阔孩子视野,疏导孩子紧张、焦虑的情绪。
第二,“陪伴”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陪伴不是父母单方面的付出,更多的是携手同行。孩子们现在的真切渴望,不是“被呵护”,而是“被需要”,他们愿意用自己所学解决家庭的一些问题,更愿意为建设美好的家庭而努力。家长要给他们一些时间,给他们一定的空间,理解与信任的延伸,是陪伴的最佳方式。
第三,引导孩子思考“考试志于什么”,降低焦虑度。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说:“入场之日,切勿以得失横在胸中,令人气馁志分,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孩子们的焦虑,多因得失而来,而这份对得失的计较,大多有父母的传递。父母不焦虑,孩子才能不焦虑。疫情居家学习期间,父母要引导孩子明白,考试背后需得有志向的引领,“少年心事当拏云”,寻得志向,才可拥有考试时的“定海神针”。
纪伯伦在其散文诗《孩子》中写道:“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家长们要学着懂得孩子,读懂孩子内心的无声呼唤,在需要处帮助他们,以更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迎接这美好的春天。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通讯员 张震 助编 徐多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