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西 > 正文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0
分享至

“疫”不容辞 “晋”心竭力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来临的时候,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们就是随时待命的白衣战士,我们的使命就是守护人民的健康。

2月24日中午,接到护理部【紧急重要通知】由于我市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需要紧急增援护理人员。此时我心头一紧,疫情来了!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自2020年我国出现新冠疫情需要紧急抽调医护人员增援武汉时,我就在第一时间积极报名,之后被受命负责支援太原市中心医院汾东院区的任务。此次我市再次出现新冠疫情,介于自身各方面都符合条件要求,我义无反顾积极报名。当日17:22我接到护理部通知即刻做好准备支援四院。时间之紧让我感受到任务的艰巨,赶紧把科室内自己负责的各项工作都做好交接,来不及收拾行装,来不及和家人道别,于当晚19:30我们一行三人便踏上征途。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次日,我们在接受院感培训后率先通过考核,立刻进入战斗状态。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我们跨入隔离病区。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当我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迈向“红区”入口的大门时,不由得变得紧张起来,做个胜利的手势鼓励自己。

这是我第一次进入污染区工作,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病区。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在一名四院老师的耐心指导后,我慢慢进入了工作状态。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时间飞逝,转眼之间已工作9个小时,才感觉到防护服内已湿漉漉的,第一次内心对水,对空气是那么的渴望,但是我清楚这是我的使命我必须坚持不能松懈,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大家。此时的护目镜早已模糊不清,护目镜内的雾气凝聚成水滴后纷纷滑落下来,透过这一丝清晰,我缓缓走向一脱间的门,内心一遍遍默念着脱防护服的流程,双手缓缓褪去。在护目镜和防护口罩的双重压力下头又疼又憋,手套勒的手指已经麻木,大拇指已经疼得不能触碰。第一日的工作结束了!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当我一次又一次地看我的“战友”们身披党旗冲锋在前时,我已下定决心!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我向敬爱的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之后日复一日的工作,从刚开始的担心和害怕,到后来的游刃有余,从刚开始带护目镜全是雾气遮挡我的视线,到后来工作中全然不受任何影响,从带口罩勒的耳朵疼,到适应而且也有了自己的经验,身体已经适应了。下班后,踏出隔离病区时,我抬头看向越发蔚蓝的天空,心里充满了希望!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通过大家的努力,本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们陆续出院。随后,我们又接到了新任务,境外航班要落地太原,要求我们立即开始筹备应急病区。病区刚刚准备就绪,我便接到对讲机那端护士长的通知“120已到,请红区老师带上翻译器下楼接病人”。又一轮紧张有序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历经数日,本轮境外患者纷纷结束医学观察隔离出院时,又一轮措不及防的本土疫情爆发。此时我们已在这岗位上日夜坚守了一月有余,大家相互激励,继续奋斗!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二十余天的努力,我们终于迎来了本轮疫情的第一位出院患者!当把患者送上车时,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们的汗水换来的是这座城市的平安!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历经两个月的抗疫支援工作,我接到了四院护理部通知,我们首批支援的护理人员工作任务结束,进入隔离休整期!此时,我和继续奋战在前线的“战友”们 一一道别。我不断祈祷,希望疫情早些褪去,我的“战友”们能早日回到家的怀抱!

普外科

张嘉君

2022年4月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太原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医护人员,我义不容辞参与其中。4月18日中午,突然接到医务科的电话,通知派我支援晋源区隔离酒店,时间紧急,接到指令的我立即回家收拾行李,坐上院里安排的车一路急行赶赴隔离点。

到达隔离点后,刚放下行李,还来不及多收拾,正值大批物资送到,大家一起搬运整箱整箱的医疗物资。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接触隔离点的工作,大家匆匆吃过晚饭又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大家的分工和之后的工作如何开展。讨论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刚准备休息,突然接到通知马上要接收大批的隔离人员,一时间大家都变得紧张起来。在队长孙倩倩的指挥安排下,我们按照之前的分工,忙而不乱,连夜对新收隔离人员进行登记信息、安排房间、微信对接、采集核酸。到达隔离点的第一天晚上就这样在忙碌中通宵度过。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从4月18日到5月6日,我们在隔离点已经待了2周多的时间,从最初对工作的慌张无措,到后面的井然有序,我们在摸索中不断的学习实践。每天早上5点,穿好防护服出发去采核酸,之后要通过微信对接隔离人员和酒店,尽可能协调解决入住人员的问题和需要,对隔离人员早晚的体温进行早晚的登记和抗原结果回报,晚上开会总结当日的工作,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做好次日的分工和准备第二天早上需要的各种物资。

在隔离点的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进行,离不开隔离点所有的工作人员,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在努力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大家一起相互磨合,互相帮助,共同努力。

我相信,阴霾终究会散开,疫情终将会过去,所有付出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众志成城,共同加油,让这场疫情早日结束。

口腔科

郭力铭

2022年5月6日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疫”前幕后,共克时艰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2022年4月3日,我市小店区发现4例核酸初筛阳性感染者,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快速有效阻断疫情扩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经省、市专家组综合研判,就小店区相关区域实行分类管理通告。”

随着这则通告的发布,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平日车水马龙的大街瞬间空无一人,安静的都能听见花开的声音。然而,此时的太原市人民医院核酸采样预备队的微信群里,却变得紧张忙碌起来:“请十九个采集组的队员立即与组长联系”,“所有队员克服困难前往医院报到,用最短的时间集结出发!”“请各小组组长清点人数!”一条条指令迅速刷屏。院领导及医护人员都奔赴医院集结,随时准备出征。

接下来的日子里,在院党委的周密部署下,全院医护人员纷纷踊跃报名到抗疫一线,我院核酸采集队沿着确诊病例的轨迹,先后在小店区、晋源区、万柏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完成采集任务,在4月13日清徐县出现阳性感染者后还打破了一天辗转两个战场的纪录,他们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守护着太原这座美丽的城市,守护着万家灯火,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大白”的身影。看着一个个冲在前沿阵地的疲惫身影,无不令人感动,而那些幕后提供保障,确保采集任务顺利进行的工作者同样令人肃然起敬!

有这样一位主任——

她是一位“精力充沛”的主任,自4月3日以来,她每日的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每天凌晨四点多她已出现在核酸采集队出发现场,清点队员人数、检查物资准备、落实队员早餐等等,看着采集队员顺利出发,她又转身投入了新一天的日常工作。工作的同时她还随时在微信群中关注着采集队现场的情况,接到新任务后,又立刻通知组建新的队伍,准备防护物资。晚上,在确保每一位队员都安全到家后,还不忘根据天气预报提醒大家明日增减衣物,这才结束一天的工作,此时已是凌晨。

她是一位拥有“最强大脑”的主任,除了各个区的采集任务外,医院的预检分诊处、核酸采集处、发热门诊、隔离酒店的支援、东客站的联防联控工作等等,无一不需要护理部的统筹安排,她每日接打电话上百个,大大小小的事情接踵而来,但她总是沉着应对,每项工作都安排的井然有序。

她还是一位“温暖人心”的主任,每天,她会根据大家的需求准备不同种类的早餐,送采集队员的车上随时备着各式各样的食物与水,她总是说“吃好了才有力气干活”;队员未归,她也绝不会休息。4月14日,凌晨3点40分清徐采集任务结束后,她还在微信群里关心着每一个人,她总说“你们冲在一线,我要确保大家的安全。”次日下午工作结束后又细心的为本次核酸采集领队——刘立娟护士长安排了一场简短的庆生活动,让半月未与家人团圆的刘立娟护士长深深地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也让在场的医护人员落下了感动的泪水。

她就是我院护理部的高莉主任,而在我院,还有无数像高莉主任这样的幕后工作者,正是有了他们在背后默默的支撑,才能让一批批“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大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疫一线,并肩作战,让我们更加坚定地相信黎明终将到来。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的平安喜乐。向所有奋战在抗疫工作中的英雄致敬!

普外科

王姝燕

2022年4月

【战“疫”故事269】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勇士!太原市人民医院张嘉君、郭力铭、王姝燕抗疫故事令人感动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通讯员 孙丽娜 魏勇 助编 徐多铎)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米深陷虚假营销风波,4万买双风道其实是扎俩眼,莲花发文嘲讽

小米深陷虚假营销风波,4万买双风道其实是扎俩眼,莲花发文嘲讽

阿伧说事
2025-05-10 14:51:09
首次命中!印度导弹袭击巴基斯坦,击毁其C-130运输飞机

首次命中!印度导弹袭击巴基斯坦,击毁其C-130运输飞机

军迷战情室
2025-05-11 00:10:37
“辅导员也是女人!”老师私下穿小白裙被学生撞见,学生出言不逊

“辅导员也是女人!”老师私下穿小白裙被学生撞见,学生出言不逊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5-11 13:41:32
央视首次公开介绍歼35舰载战斗机!最大惊喜居然还有它!

央视首次公开介绍歼35舰载战斗机!最大惊喜居然还有它!

头条爆料007
2025-05-11 20:05:15
泪流满面的发帖!爷爷每多活一天,就能为家里带来566元的收入…

泪流满面的发帖!爷爷每多活一天,就能为家里带来566元的收入…

火山诗话
2025-05-09 14:23:17
联动巡视期间,董志向被查!“搭班子”的老同事上月落马

联动巡视期间,董志向被查!“搭班子”的老同事上月落马

政知新媒体
2025-05-11 19:02:42
A股:下周一股市或将迎来强降雨

A股:下周一股市或将迎来强降雨

生活中的栗子
2025-05-11 18:45:38
叶全真不仅年轻时漂亮,这老了也很漂亮呀,清水出芙蓉的美

叶全真不仅年轻时漂亮,这老了也很漂亮呀,清水出芙蓉的美

TVB的四小花
2025-05-09 03:16:18
人可以死的多突然?网友:我25岁的堂妹睡觉中猝死

人可以死的多突然?网友:我25岁的堂妹睡觉中猝死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5-11 00:20:05
石学敏同志逝世

石学敏同志逝世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5-11 14:50:08
卖国贼!香港卫视再曝高清无码精日分子,又有人断了奶便忘了娘!

卖国贼!香港卫视再曝高清无码精日分子,又有人断了奶便忘了娘!

八星人
2025-05-11 20:59:14
印度捡到霹雳-15E导弹残骸,外界很担心,中方机密恐落美国手中?

印度捡到霹雳-15E导弹残骸,外界很担心,中方机密恐落美国手中?

空天力量
2025-05-10 13:10:03
美国放出消息,考虑与华做交易,将关税降到50%,换放松稀土管制

美国放出消息,考虑与华做交易,将关税降到50%,换放松稀土管制

任紀煙
2025-05-11 21:35:55
艾滋病新增130万!多人无辜中招!公众场合千万坚持“4不碰”原则

艾滋病新增130万!多人无辜中招!公众场合千万坚持“4不碰”原则

39健康网
2025-04-23 10:41:16
沙特媒体:利雅得胜利将与拉波尔特提前解约,球员正单独训练

沙特媒体:利雅得胜利将与拉波尔特提前解约,球员正单独训练

直播吧
2025-05-11 21:57:16
降级再降级!美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新进展,英伟达:已通知中国客户

降级再降级!美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新进展,英伟达:已通知中国客户

大卫聊科技
2025-05-11 13:16:54
澳门这晚成“见光死”现场,高清镜头暴露真颜,刘嘉玲丑得没眼看

澳门这晚成“见光死”现场,高清镜头暴露真颜,刘嘉玲丑得没眼看

趣文说娱
2025-05-09 11:17:54
刘亦菲在日本陪妈妈过母亲节,66岁刘晓莉雍容华贵,比女儿还好看

刘亦菲在日本陪妈妈过母亲节,66岁刘晓莉雍容华贵,比女儿还好看

娱乐圈圈圆
2025-05-11 08:22:18
黄晓明陪baby小海绵同游,又与叶珂共进晚餐,叶柯发文宣示主权

黄晓明陪baby小海绵同游,又与叶珂共进晚餐,叶柯发文宣示主权

扒星人
2025-05-11 22:21:10
孩子能不能考985、211,其实小学就能看出来了

孩子能不能考985、211,其实小学就能看出来了

浩源的妈妈
2025-05-11 05:20:07
2025-05-12 00:19:00

头条要闻

14名北大学生联合报案 被称为"跑圈第一骗"的男子获刑

头条要闻

14名北大学生联合报案 被称为"跑圈第一骗"的男子获刑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刘美含翻车背后:不要做“闲鱼”人设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小米16标准版再次被确认:100W+6800mAh,9月底见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亲子要闻

夏天别盯着短裤了!给孩子穿长裤可能更凉快

教育要闻

哪里教育最卷?哪里成绩最好?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