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的需要,就是人民教师冲锋的号角。这注定又是一段不平凡的生活。自4月3日起,山西省委省政府组织全省上下齐心抗疫,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区教育局以及学校领导的号召下,太原市万柏林区实验小学优秀党员志愿者薛爱勤老师成为了一名防疫志愿者。今天带来的就是他的故事……
说起“志愿”二字,生命中最深刻的印象一共有两次。
第一次,是1998年。我成为预备党员,青葱岁月里,高举右拳,朗朗高声:“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彼时,心中满是热血,脚下也有征程,但对“志愿”二字的理解还是仅仅停留在字面的肤浅。
第二次,是2022年。疫情突袭并州大地,我积极响应万柏林区实验小学党支部的号召,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的网格员进行了报备,并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三次防疫抗疫工作。
这三次志愿者活动,我感悟良多。
初次,是4月14日清晨5时,我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为小区业主发放“抗原试剂盒”。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出结果,我们一家家拍门,并告知“抗原试剂盒”已经到位,要尽快检测,上传结果。尽管是睡梦中被惊扰,但平日家长里短的邻居们却出奇一致地表示“理解、感谢、尽快检测并上传数据”。看,这就是我们邻居们的可爱之处,在大是大非面前绝对团结,绝对给力。三个多小时,上上下下无数次,但是心里很暖。
再次,是4月15日,小区进行第二次全员核酸检测。同样是凌晨5时,但是这一次却一直从5时工作到中午12时。尽管也只是配合医务人员维护秩序,但是平时自诩“老师就是能站”的我,疲惫到一结束就坐到小区门口一动不想动。想想马不停蹄记录、审核、取样、保存、封箱、消毒的医务人员,敬意油然而生。再者,我只是半天辛劳,而他们近一段时间却是天天如此,“白衣天使”的褒奖实至名归!
第三次,是4月25日,小区进行第三次全员核酸检测。这次,我穿上了防护服,成了别人眼里的“大白”。尽管只是“半封闭大白”,也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这身“大白”的种种不易。经过了前一次的检测,这次邻居们的效率更高。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小区早就将“包括老人、学生等特殊人群可以优先检测”的政策广而告之,但是院里的几位年近九旬的大爷却坚持排队。走到近前,向他们伸出大拇指,他们却说:“你们都能这样不计个人得失为大家做事,我们排个应该排的队,算得了什么!”
此刻,我才略有领悟,老人们眼里的“不计个人得失”,就是“志愿”,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真诚的、奉献的、高尚的行为。
尽管只是初步领悟,但“志愿”之于党员,是举起右拳的那个时刻就应该有的使命,是融入血液里的深刻。
我想,只要有“志愿”机会,只要“志愿”需要,无论哪个时候,无论什么地方,作为一名党员,我时刻准备着!
(网易山西 黄晶 贾婷茹 通讯员 薛爱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