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梳理一年来的工作,太原市进山中学于6月10日召开了期末教育教学工作会,该校校长张代军、教学副校长周一携中层干部和高一高二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瑞俊主任主持。
在大会正式开始之前,张校长首先以“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韩国全民捐助汉城亚运会的案例故事以及“应付、应对、应该”和“规章、规矩、规范”两组词开启了今日的报告。一则寓言、一个案例、两组词,向老师们展现了真正的热爱和责任、团结以及理智判断的重要性。张校长总结到,一个对学校真正“负责任”的老师应该是由内而外真正热爱学校、处处为学校考虑的老师。同理,一个对学生负责任的老师应该不只做经师,更要做人师;不只关注学优生,还要关注艺术生、学困生;不只备课本,还要备学生。
接下来,张校长从以下三点内容进行了讲话:
教师的三大职责:一为道德修养,二为教育观念,三为创新意识。教师的三大使命:一是教育学生,二是教书育人,三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围绕以上内容,张校长金句迭出,迸发智慧光芒:
宽严相济,恩威并举。所谓“严”的教育要建立在“宽”的浸润基础上。
用欣赏的眼光悦纳他人。用之满目俊才,弃之遍地糟糠。
小草也有其独特的价值,让每个人都能独特地绽放。
让学生因你而阳光健康,这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就体现在它的不断创新。创新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动力,教师拥有创新意识,才能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成长所必需的“阳光、水分、空气”,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规矩、习惯、修养”。
教师们不仅要关注身体,更要关注心灵精神。不仅要强身健体,还要培根铸魂。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针对我国目前发展所遇的难题,张校长认为,教育就应该急国家之所急,为国家培养更多相关领域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因此,教师的职责和使命要求他们完善师德建设,认真履行职责,牢记初心使命,成就师生生命价值。
在叶澜教授生命教育的影响下,该校创造性提出“生态·智慧”教育理念,并致力于运用这一理念,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围绕“生态·智慧”教育理念,张校长从四个层面进行了分享。
第一,教育要从“心”开始。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张校长认为,教育是点燃,而不是灌输。“走下讲台”,就是要教师走近学生中间,走近学生心田,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做到胸中有书,眼中有人。
第二,注重生命“高质量发展”。张校长讲到,教育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四个词“发现——唤醒——引领——成就”,发现其潜力方向,唤醒其动力,引领步步为营,成就师生未来。校长再次强调高中三年的课程安排应该着眼于学生生命高质量的发展,高一课程广而全,高二课程少而精,高三课程引导学生主动求知,有方向,有目标,落实到行动,实现生命飞跃。课程安排,注重质量;“共同育人”的课堂要求同样传达了注重生命高质量发展的宗旨。
第三,培养“思维”和“能力”。在“生态·智慧”课堂理念引领之下,该校教研室和学科教研组探索出了“问题驱动——情境创设——答疑解惑——方法呈现”的课堂四环节模式,侧重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提升思维,培养能力,知行合一。“重在生成”的课堂要求教师们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和判断,因为课堂就是不同思维相互碰撞、创新能力彼此激发的场所。
第四,自觉“醒 悟 行”。“自觉觉人”的课堂要求从个体自我的觉醒到影响他人的觉醒,形成相互共同觉醒的育人氛围,从而走向自发。张校长建议,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用各自不同的学科语言去讲好进山故事,传承进山文化,让进山文化点燃学生求知成才的熊熊烈火。
报告最后,张校长分享了由学校统一制定的“十四五”八项工作。
这八项工作,从教育理念到办学路径,从学校文化到课程建设,从服务管理到制度建设,从学校内生动力到办学综合能力,从智慧教师到智慧校园,从师生幸福到教育卓越,全面体现了学校管理的序列性和深刻性,从中也看到了学校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决心。
会议最后,张校长恳请所有老师:抓紧教育教学管理,抓好教师发展和引领,呵护好学生的所有利益,让进山因每位教师而光荣。校长拳拳之心,感动全场。
新征程,再出发。该校教师们总结过去,明确得失,在进山第二个百年即将到来之际,牢记职责使命,践行“生态·智慧”理念,整装再出发!再创新辉煌!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通讯员 梁润香 田晓慧 助编 徐多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