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西 > 正文

父亲节再读——追忆父亲的家业和他的平凡人生

0
分享至

今天是父亲节,我童年的故乡——那个年代,没有父亲节,记忆的碎片和最近看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在我脑海里不断闪现着父亲爱谈的家业话题。

上图为浑源县裴村乡旧裴村一位普通的农村教师李耀(作者父亲1942年一2006年)
上图为浑源县裴村乡旧裴村一位普通的农村教师李耀(作者父亲1942年一2006年)

平凡的世界显现平凡的人生,《平凡世界》电视的画面正展现了父辈们生活的场景,想着老家的的小院子,记忆中,我触摸着、探究着父亲平凡人生中筑就的家业历程,为了更能还原父亲辛勤劳作的平凡的一生,晚上我在互联网上查找父亲所处的那个年代,试图解读父亲的家业情怀。

上图为作者出生的农家小院
上图为作者出生的农家小院

父亲出生于1942年8月10日,当时的中国是多事之秋,与日军作战本就艰难,但人祸伴随天灾,自1942年起一场惊世灾荒降临整个中原大地,河南、山西、山东、河北等省份都发生不同程度的苦旱,并伴有蝗灾、瘟疫;其中山西灾情持续三年之久,史称三年自然灾害,是糠菜吃尽,树皮充饥。1942年至1944年山西自然灾害严重,再加上战争破坏,人民因灾而亡者极多。这就是父亲出生的年代。

父亲的童年不算太差,这和爷爷的经营有关,但父亲8岁那年是一个转折。那是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我国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即根据当时中国的土改现状和需要,将农村阶级划分成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中农又分“上中农、中农和下中农”。据回忆,爷爷因能识文断字,会算账,当时有机会搞了50亩地,由于有部分不在自己的名下,家里无牲畜没被划为富农。当时的富农成份对后代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到了农业社时期,爷爷可能因土改后家变穷了,所以爷爷对农业社不满,也不给下地劳动,变得破罐子破摔,也懒惰了。

所以,爷爷旧有的的家底也许是父辈度过灾害年的原因,土改年,父亲8岁多,也就步入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年代。可见父亲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

爷爷的家庭状况或由于时代的变迁,没给父亲留下可供继承的家业,父亲完小毕业,及小学毕业,估计是十六七就到县城做工,现在的这个老院子的一部分(其中的两间土坯房)就是父亲靠自己努力赚钱盖下的。

中国的传统是成家立业,或许是先成家后立业。有了房子,父亲具备了成家的条件,父亲24岁结婚,即1966年腊月是在他姐姐借钱支助下成就了和母亲的婚姻。1968年,我出生的那一年,爷爷去世,父亲当时26岁。这就注定了父亲走的人生路必然是一条自力更生,独立创业的路。

《平凡的世界》反映的年代是和父亲的家业发展时间相吻合的。这本巨著是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父亲的家业起点发展就处在这样一个年代。

70年前后,父亲应该摸索了不少路,他学会针灸医术,也会木匠的活,村里人经常让父亲针灸,针从头部不同的穴位扎进去,有的针从手腕的一端穿过另一端。可见技艺之高超,但父亲没赚过这方面的钱,全部是义务,帮助穷人或村里人是父亲的德高所在。父亲可能像《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孙少安一样,怀揣梦想,有着强烈的学习和探索欲望,只是在那个年代缺乏平台和空间。

父亲事业的路径经历了由去县城务工到回村里当老师的重大转型,在农村,完小毕业应该在当时来说算稀缺人才,《平凡的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父亲为什么最终走上了教师道路,不得而知,教师这一职业对父亲来说是他事业上一个正确的选择,后面的发展足以证明这一点。

1979年至2000年,民办教师转正是新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它不仅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1949年到1977年,中国民办教师经历了产生、发展、膨胀时期,1978年以后,国家开始对民办教师进行管理和整顿,其中民办教师转正是一项重要举措,为了发展教育,国家依据当时的基础教育情况和教师情况,特别是民办教师情况,提出民办教师转正。1979年教师转正正式开始。(文献:中国民办教师转正研究)父亲就是这一年转正的,时年36岁,从此,我们家吃上了国家供应粮,尽管仅父亲一人的供应粮,我们也能吃顿白面馍,以前我们吃的是黄面馍。由黄面馍到能吃顿白面馍的转变是一重大转折,这是父亲家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父亲抓住了国策的重大机遇,实现了事业转折的家业梦想,说明他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父亲家业梦想另一半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在那个年代,父亲的想法很多,他是个靠实干兴业的人,他不会趋炎附势,他是个有无数想法的青年,他的自我实现就是靠自己,空手干事业,为人实在,他的家业梦想接下来能做的可能就是子女的发展,所以严教是他始终未变的情怀,这种执着的情怀是那个年代赋予一位不满足现状的弄潮儿的必然梦想,也许这也是他和其他人最大不同的地方。对父亲来说,坚信让自己的后代读书这条路的认识可能最大的影响莫过于一位北京知青来到我们村的感染所致和高考制度的恢复。

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1979年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城市,也有部分人在农村结婚“落户”,永远地留在了农村。 我们村的那位北京知青叫冯志新(冯志新在旧裴村学校插队任教师七年,后来到大同医专学医2年,然后在大同13矿当医生,九十年代回北京当医生,医术不错。冯志新是原北京女六中高一68年插队知青)。

我爸是不是进步青年?向这位北京知青学到了什么?现在只能去进行逻辑推理,记忆中我爸买过这位知青的手表,在那个年代,手表是非常珍贵的物品,这块二手手表,父亲的喜爱程度无法形容。透过物品的联系,我想父亲从那位知青学到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那个年代,念书是让自己的后代走出农村奔赴大城市的唯一途径,也许通过这位知青,父亲了解了大城市更多的美好前景,认识了高考的重要程度。这在时空上的联系也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都知道,1977年冬天,我国恢复了高考,570万考生满怀热情走进了期盼多年的考场。我记得我在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提及高考的事,经常拿高考说事,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甚至是逼着我们读书,所以读书一直是我童年玩和学的一对矛盾,在那个年代,父亲做为一名小学教师,没有过多的好的教学方法,沿用的是棍棒之下出秀才的教学理念。除此以外,就是父亲教子每天亲力亲为。父亲脾气不好,我做不对题,他能把书本撕个粉身碎骨,其严厉程度可想而知,也正印证了父亲的家业情怀——要把三个孩子培养成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改门换户。

我们从会说话起,父亲就教我们识字,背古诗宋词,现在也能想起: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每天放学,父亲亲自陪我们做作业,父亲是小学毕业,任小学老师,到了初中、高中,父亲就教不了我们,但父亲多方求教回乡的高中生或考上学校的学生,帮我们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这就是父亲的不耻下问。确实难能可贵,父亲的事业心在下一代默默地延续。

父亲教子有方是村民公认的,当然我不能恭维他的教育方法,但父亲对子女的拳拳之心、涓涓之情是天地可见。父亲不仅仅是天天回家辅导我们作业,更多的是教我们的习惯养成和做人的道理,沉淀下来的家训应该是:不赚任何人的便宜,不受任何利益的诱惑。不要依靠别人要自强不息。

村里卖瓜果是我们童年经常流口水的零食,父亲坚决反对别家买,自家就买,一次母亲偷偷地买了,我吃了,父亲知道后拧住吐出来。这种严厉程度在当时一年也吃不了两次零食的岁月显得多么的“残忍”。还记得我小升初若干次考试,他的喜怒哀乐皆在我的考试成绩公布后。

这种家训也许不怎么科学,但父亲让我们兄妹三人成功通过高考拿上了国家的饭碗,因此,母亲成为我们家唯一的农业户。

父亲的家业变化或是后来能让我们兄妹三人顺利攻读完大学的一个重要转折或原因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当时著名的75号文件,对包产到户的形式予以肯定。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由于“包产到户”从根本上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分配上的“大锅饭”,使农民有了真正的自主权,因此受到中国各地农民的广泛欢迎。到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中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推广。 此后,中国政府继续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当年我13岁,正是上初一的年龄。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对父亲的人生来说,可谓是他继转正为国家人民教师后的又一件大事或是他事业的有一个春天,爷爷种地的热情未能如愿,父亲分到了田地无比的喜悦。父亲对自家的田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是一名地道的农村教师,个子不算高,胖墩墩的身材,粗大的手指头每天既夹粉笔,又抓农具,他经常讲,“什么是地主?有了自己种的地,咱就是地主,现在国家都给农民分了地,农民一跃就成了地主”。父亲有了地,子女的读书梦,大学梦有了经济保障。

这块父亲光着脚,一次次耕种过的农田,就是这块地,用他勤劳的双手一次次播洒着希望和梦想,父亲曾经挥汗如雨的地,春季下种,夏季除草浇水施肥,秋季收割,冬季铺粪养护的地。为了这块地,父亲推过手推车,赶过马车,当然也骑过自行车。就是这块田地,父亲临终前一个月也不忘眷顾的地。

父亲的梦想就是让三个子女都考上大学,这个梦,他实现了——一个硕士,一个博士,一个大专,这成了他一生的骄傲,为此他几乎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农村教师刚靠工资供不起孩子上学,于是乎,田地就成了他经济补给的重要来源。他一年年种地就是种进了希望,种进了梦想。为了我们成才他渡过了一个个勤劳的日子、艰苦的日子、朴素的日子、吃穿节俭的日子。父亲住了一辈子土坯房,很羡慕别人家的砖瓦房,可这土坯房直到他临终也没盖上瓦,父亲吃一顿炒鸡蛋或买一块豆腐就是最奢侈的享受,可这样的享受一年也没几回。

上图为2004年浑源县县委县政府授于该家庭为博士之家荣誉牌匾
上图为2004年浑源县县委县政府授予该家庭为博士之家荣誉牌匾

渐渐地,我们考上了大学,成了家,父亲的家业如愿以偿了,他的身体日渐衰老,体力不支的最后几年,他最后的梦想是能活到七十二,这个梦想终未能实现,因肺癌65岁就夺去了他的生命。父亲为了我们铺了几乎一辈子的路,我能给他幸福的路却未走多长。

这就是我的父亲,孩子的成长就是他最大的事业和梦想,这一代人,与共和国成立同属四十年代,有父母老小,有兄弟姐妹,为生活而奔波,学会了忍耐,理解了艰辛,父亲的家业,人生无悔。(花都一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被中国“送”给金日成的四野朝鲜族部队的悲剧命运

被中国“送”给金日成的四野朝鲜族部队的悲剧命运

小院之观
2025-06-18 05:30:03
开拓者官方:杨瀚森正式与球队完成签约

开拓者官方:杨瀚森正式与球队完成签约

懂球帝
2025-07-02 01:37:16
当年揭露“三鹿奶粉”的上海记者,4年后辞职,17年后变成了这样

当年揭露“三鹿奶粉”的上海记者,4年后辞职,17年后变成了这样

清风游史
2025-02-14 13:57:07
中国3大禁地,个个重兵把守,无论哪一个被偷袭,都将视为宣战

中国3大禁地,个个重兵把守,无论哪一个被偷袭,都将视为宣战

红梦史说
2025-06-14 07:55:02
泰国内阁完成新一轮改组

泰国内阁完成新一轮改组

极目新闻
2025-07-01 10:06:25
施罗德三年4500万签国王:生涯第二大合同 清理瓦兰就是为签他

施罗德三年4500万签国王:生涯第二大合同 清理瓦兰就是为签他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07-02 01:12:49
刷到邵美琪最新近照吓一跳!又高又瘦,一点不像60岁的人

刷到邵美琪最新近照吓一跳!又高又瘦,一点不像60岁的人

旧时光老师
2025-06-30 22:21:07
如何让网易策划怀疑人生?硬刷30万只大海龟,死磕新手村六年就行

如何让网易策划怀疑人生?硬刷30万只大海龟,死磕新手村六年就行

17173游戏网
2025-06-26 10:10:51
7年前,那个当众叫板郭德纲的博士夫妇李宏烨,如今成功了吗?

7年前,那个当众叫板郭德纲的博士夫妇李宏烨,如今成功了吗?

三公子娱乐丫
2025-06-14 19:37:39
上海很多标杆小区,也开始砸盘了

上海很多标杆小区,也开始砸盘了

魔都财观
2025-07-02 06:40:06
泰国女总理佩通坦被停职,她犯了什么错?

泰国女总理佩通坦被停职,她犯了什么错?

小皮霸2025
2025-07-01 17:02:01
慢镜头:劳塔罗改变行程,决定不随国米回国而是直接回阿根廷度假

慢镜头:劳塔罗改变行程,决定不随国米回国而是直接回阿根廷度假

直播吧
2025-07-02 06:45:06
湖人签了!2年1200万,里夫斯立大功...

湖人签了!2年1200万,里夫斯立大功...

准者篮球训练营
2025-07-02 07:07:18
美国东契奇博主怒斥湖人管理层:说好的争冠,咋变为未来腾空间了

美国东契奇博主怒斥湖人管理层:说好的争冠,咋变为未来腾空间了

雷速体育
2025-07-01 11:56:08
马上入伏了,别忘了要“扶阳”,这3种扶阳食物多吃,舒服过夏天

马上入伏了,别忘了要“扶阳”,这3种扶阳食物多吃,舒服过夏天

Lily美食谈
2025-07-01 17:30:26
从无语到还行,用了两天小米AI眼镜,我的看法发生了一些改变

从无语到还行,用了两天小米AI眼镜,我的看法发生了一些改变

热点科技
2025-07-01 15:07:12
快讯(7/2)| 70后韦韬任广西自治区政府党组书记!未来50%锂电池不用锂矿了,锂矿不再热?

快讯(7/2)| 70后韦韬任广西自治区政府党组书记!未来50%锂电池不用锂矿了,锂矿不再热?

矿材网
2025-07-02 00:06:49
最热的伦敦,最冷的温网!首轮8位TOP10出局,创公开赛年代纪录

最热的伦敦,最冷的温网!首轮8位TOP10出局,创公开赛年代纪录

全景体育V
2025-07-02 07:48:47
彼得·蒂尔爆料:马斯克已放弃火星殖民政治愿景

彼得·蒂尔爆料:马斯克已放弃火星殖民政治愿景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7-01 13:38:32
美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结束对叙利亚制裁

美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结束对叙利亚制裁

财联社
2025-07-01 04:14:07
2025-07-02 10:20:49

头条要闻

媒体:大陆通缉的效果来了 台当局保护"资通电军"嫌犯

头条要闻

媒体:大陆通缉的效果来了 台当局保护"资通电军"嫌犯

财经要闻

新消费三巨头,倒反天罡

体育要闻

郑钦文1-2西尼亚科娃 连续三年温网一轮游

娱乐要闻

瘦到脱相!鹿晗首度回应暴瘦内情?

科技要闻

鸿蒙6月登顶新势力销冠,零跑上半年第一

汽车要闻

2026款MG Cyberster/MG5 两款新车售5.99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亲子
房产
军事航空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教育要闻

上新!最新款禁毒草帽

亲子要闻

孩子的身高“天花板”,该怎么够

房产要闻

竞价破百轮!一批买房人,悄悄疯抢海口法拍房!

军事要闻

涉伊核机密情报再泄露 白宫急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