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作为小学阶段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管理模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对此,文章主要从以学生为主体、关心学生日常、创新管理理念、进行家校沟通四个方面来对当前的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展开讨论。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班主任;教学方法;创新管理理念
引言
班级的管理工作不仅考验班主任个人的专业水平,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因此,教师要着眼于德育和日常规章制度两大方面,寻求高效创新的管理方法,带领学生建设风气良好,积极向上的班级。很多班主任也没有改进班级管理制度,没有任何创新举措,这样的班级管理很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也难以帮助他们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因此,我将就自己的班主任管理经验谈一谈这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一、依势而变,灵活管理班级。
现在线上教学模式越来越走进课堂。对于班主任来说,云端课堂的班级管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没有了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优势,如何管理好班级成为了许多班主任关心的问题。随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些网络平台变成了线上班级管理的好帮手。所以,班主任可以多多利用网络手段建立双方的联系,落实班级管理的关键点,寻找线上管理的新思路。
比如,选择适合班级的网络学习平台。班主任要结合班级情况,选择功能全面的沟通平台。数字化时代很多软件都提供了数据分析,包括课堂交流、课后作业、体温打卡等都可以进行学情统计,有助于班主任详细掌握班级情况。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延续学习小组模式,几个学生为一组,建立小群,方便管理。每周线上举行班会,梳理一周情况也是促进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尽管线上不如线下接触来得直接,但教师也不要认为不好管理就放任,还是要根据情况而灵活变动,积极找寻有效措施,掌握班级和个人情况。
二、具体分析问题,运用管理语言艺术。
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考虑到孩子的心智水平,对他们主要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教学方法,太过严厉和死板的说法只会让这个阶段的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具备使用良好管理语言的能力,好的沟通艺术能够让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像班上有个同学,对于基础学科没有兴趣,总是花更多的时间在音乐美术之类的学科上,导致学科成绩不是很好。有的教师可能会说学生是不务正业,反而会激发逆反心理或者导致学生表面表示知道了,转过头依旧我行我素,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这我先是肯定她“听说你唱歌和画画都很好,美术老师和音乐老师经常表扬你,”然后再提出“如果能更全面发展就好了”的观点,最后问她“你觉得是不是呢?”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多以朋友的角度提出建议,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引导学生或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的时候,班主任要注意运用语言艺术和技巧,增强人格魅力和感染力。
三、规范日常行为,完备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需要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才能避免乱糟糟的局面。因此,班主任除了需要注意学生学习状况外,还有建立班级管理制度,从安全卫生、品德、学习等诸多方面进行量化考核,使得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比如,具体到场景,课间活动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在走廊里追逐打闹等;课堂迟到、聊天、吃东西分别扣多少分。通过班委和小组长将班级划分为小组,再详细到个人。班级定期总结,表现好的予以奖励,表现不好的则接受相应的惩罚。由于班级管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日常行为,班主任在制定制度时要考虑到可实施性和全面性。如果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调整。
当然,班级完备的管理制度也会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关注,针对个人不同的问题,班主任才能在此基础上给出解决方法。长此以往,不仅学生会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整个班级也会有团结向上的风气,个人组成集体,集体影响个人,使得大家都提高自控能力,言行符合社会规范,向优好发展。
四、创新管理理念,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部分班主任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单一,对学生的管理效果不理想。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可塑性比较强,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其自身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促进养成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班主任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熏陶中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观念,从而促进其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尤其是一些未能注意到的小细节,其实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规定的上课不迟到为例,在要求学生不迟到的时候,班主任首先要发挥模范作用,尽可能提前到达教室,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也会自觉遵守这项规定;要求学生打扫卫生时,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共同参与,通过参与打扫卫生,有利于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增强,学生会自觉规范自己,并且调动了其参与值日的积极性;在要求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班主任也要做到主动报名参与,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又如,在要求学生规范着装的时候,班主任首先要规范着装,塑造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在情感上接纳自己,促使学生能够自觉规范着装。这样一来,班主任通过实践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作用,自然而然的会规范自己,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与正确的价值观念。
结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不仅要做到依据情况而变动自己的管理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学生沟通交流,利用数据分析功能反而能够得到更详尽的信息,有助于后续工作。同时,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需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交流方式,抓常规管理,严中有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得整个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得到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素嫚.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方法创新【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6):133.
【2】王宝国.班级管理凭时势—网络环境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新思路【J】.学周刊,2020(21):159—160.
(网易山西 郗艳 贾婷茹 助编 贺小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