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万科紫郡小学语文高段组以“求真务实科研兴校 踔厉奋进逐梦紫郡”为主题,进行了公开课研讨活动。
为秉承本学期教研新亮点,万科紫郡小学语文高段组从单元整合和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进行分课时授课出发,以团队为集体,充分发挥名师引领的最大能动性,在锤炼教师专业素养和追求高质量紫郡三思课堂的同时,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方面抛砖引玉。
万科紫郡小学语文高段组杨景媛、梁亚玉、刘亚娟老师带来了一组以“情与物的交融 讲与评的相遇”为主题的习作课,武伟老师就三堂习作课进行说课分享。
授课教师三人均从学习任务群出发,三堂课呈现出层层进阶:任务一,聚焦寻找作家笔下的小欢喜,基础性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回顾梳理总结本单元写法,提炼方法,确定选材并凝炼提纲。任务二,书写我生活中的小欢喜是发展型任务群,引导学生在得法后实现用法,调动生活记忆和感知形成表达。任务三,分享生活中的小欢喜,重点在于对于习作的讲评环节,是得法、用法到验法的完整回扣。追求真情实感,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三位老师巧妙借助自主研制的“一站式”学业评价单,有方法、有步骤、有条理的引导学生乐写,互评,善思,提升。
语文组积极研讨。研讨课是常态化教学的一个缩影,以学生真实学情为起点,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归宿,讲求发现“真”问题、寻找“真”收获、展现“真”课堂。研讨中还提出了有关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搭建学习支架的几点思考。
万科紫郡小学教学副校长李智威强调建立“学习场”的重要性。意在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表达氛围,创设真实生动表达环境,关联学生生活与课堂。
校长韩晔肯定这三堂写作课的研讨价值,指出它是语文常态教学的放大镜,也是指明灯,为我们常态如何开展阅读、写作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写作教学并不是雾里看花,应当是教得清楚、学得明白、练得实在、评得准确。最后,校长借用郭沫若先生的一句话鼓励万科紫郡小学老师们:有效的作文教学就是“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
(网易山西 黄晶 通讯员 杨景媛 刘亚娟 梁亚玉 助编 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