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通过线上向媒体通报的2022年三季度山西省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各项贷款余额保持稳定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各部门存款增加较多,带动各项存款增速排名全国第二,为高质量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社会融资规模稳定增长,信贷增量占比近八成】三季度末,山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5.47万亿元,同比增长9.4%。前三季度,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859.20亿元,同比多增1386.69亿元。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包括对住户和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的境内贷款,不包含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对小贷公司贷款、境外贷款和贷款公司发放的贷款)增量为3038.11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78.7%,发挥了支持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政府债券净融资738.29亿元,同比多增83.65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06.64亿元,同比多增1008.35亿元。
【贷款保持较快增长,结构持续优化】三季度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较上半年快0.1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3037.88亿元,增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从部门看,住户经营性贷款增加较多,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速提升较快。三季度末,全省住户贷款余额为7711.91亿元,较年初增加600.52亿元;其中,住户经营性贷款增加322.66亿元,增量是上年同期的3.8倍。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为2.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较上半年快0.12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2467.46亿元,同比多增55.09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较上半年快2.0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1481.41亿元,同比多增103.58亿元。
从用途看,企(事)业单位经营性贷款增长较快。三季度末,全省企(事)业单位经营性贷款余额为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2%,增速较上半年快0.84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1228.85亿元,同比多增154.20亿元;全省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贷款余额为1.06万亿元,同比增长6.36%,增速较上半年快0.4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69个百分点。人民银行企业景气调查显示,三季度山西省企业投资指数为55.31%,较上季度上升5.3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年初水平。
从行业看,金融机构贷款主要投向了制造业、基建等重点领域,民营经济、普惠小微、涉农贷款等薄弱领域,以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中小企业等高技术企业领域。
【各项存款增速排名全国第二,各部门存款增加较多】三季度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30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排名全国第二;较年初增加6201.08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8倍,增量创历年同期新高。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1912.10亿元,较年初增加3360.04亿元,增量是上年同期的1.4倍;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3868.53亿元,较年初增加2055.85亿元,增量是上年同期的2.1倍;财政性存款余额1750.85亿元,比年初增加613.74亿元,增量是上年同期的1.5倍。
(网易山西 李娟娟 助编 徐多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