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中医养生保健
太原市迎泽区中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张玉萍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推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不要滥行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提供给夏长之气不足,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春季养生的核心---“生”字,
1.起居方面 早睡早起
春天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复苏,各种生物欣欣向荣的季节。人也要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起床后要适当的参加室外的活动,全身放松,在庭院中悠闲地散步,以舒畅自己的情志。
2.饮食方面 清淡食物。
根据《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顺四时养生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饮食宜少酸增甘,以调养脾胃为主。饮食宜以温、软食物为主。可多吃些韭菜、芹菜、香椿、大枣、山药等食物疏肝健脾。
奶类:春天还可以适当吃牛奶、羊奶等奶类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也是属于高钙食物,有利于为老年人补充钙质,减少骨折发生的风险;
蛋类:春天随着气温上升可能会出现身体乏力、嗜睡等情况,可以适量吃蛋类食物,比如鸡蛋、鸭蛋、鹅蛋等,含有的蛋白质比较高,可以为机体提供一定的能量;
水果蔬菜:春天一般比较干燥,皮肤、胃肠道黏膜的水分及维生素等随之减少,可以适当多吃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西红柿等。其中含有的维生素、纤维素、水分比较丰富,对于缺乏水分、维生素所引起的皮肤干燥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胃肠蠕动,减少便秘、腹痛等消化不良的情况。
3.运动方面 广步于庭
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此时应该多参加户外活动,这样可以加快人体血液的循环,促进气血的运行。经常说“春季踏青,”出去四处走走,做一些缓和的运动,例如: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运动,这些对养生是非常有好处的。但不宜剧烈运动,反之消耗阳气,不利于养生。
4.情志方面 喜条达
中医理论认为肝属木,与春季相应,肝的生理特性为“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大怒伤肝”之说。春季保健重点是保持心情舒畅,做到不急、不怒,以保证肝的舒畅条达。
春季养生,情绪上要乐观,不宜抑郁或发怒,不过分劳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患有肝脏疾患的人,要做到心宽、心静。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要做到“恬然不动其心”。
春季属木,与肝对相应。故春季养生就是养肝。春季养肝要保持心情的舒畅,预防肝火上升。
1.药膳可吃陈皮枸杞粟米粥、
1)陈皮枸杞粟米粥:陈皮5克,枸杞15克,粟米100克。陈皮切细末备用。枸杞、粟米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调入陈皮末,稍煮即成。有理气解郁、健脾养肝的功效。
2)橘皮大枣粥:橘皮5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将橘皮、大枣、粳米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有疏肝健脾、调肝养血的功效。
2.穴位按摩养生法
1)大敦穴:位于足大拇趾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按摩、艾灸,均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人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行间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际处。是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芒刺等症,表明肝火已进入心经,揉“行间穴”,可散心火。
3)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趾跖骨连结部前方凹陷中,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是火穴,能消散肝火。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发散人体郁结之气。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梁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