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第三十九中学校基于“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3月17日下午,第四、五节课又逢每周五的托管时间,载着欢歌与笑语,载着理想与希望的九个社团继续活动。今天重点介绍的是其中的“槐吟生社”社团。
“槐吟生社”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营造深厚的诵读氛围。该社团成立于2019年,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由该校的语文一线教师轮流担任辅导员。
“槐吟生社”不仅仅是单一的语文社团,而且是实践跨学科融合的平台。在社团活动中,除了语文学科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和意境,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节奏、重音,领略诗歌之美以外,还融合了音乐、美术学科,选择优美的背景音乐,配乐诵读、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结合背景图片,呈现诗歌意境,让学生徜徉在诗的海洋之中。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在诵读实践中,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通过社团活动,教师们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冶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促进教师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随成长。“槐吟生社”社团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感觉到学生的诵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指导,活动的形式还可再多样化。这都需要今后更加努力地开展活动。
(网易山西 郗艳 助编 董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