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推动园所高质量发展,太原市育红幼儿园始终在教学教法科学化的研究与实践中力学笃行,成为第三届全国“两寻找三研究”活动实验园。“两寻找”即指寻找好玩具、好童书,“三研究”即指研究玩具和童书,研究儿童,研究教学策略。通过活动旨在扩展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为幼儿园和家庭的玩具和图书配备提供参考和指导,引领教师理解文化、游戏与课程的关系,促进教师专业持续蓄力。
学期初始,伴随“两寻找三研究”启动仪式,育红幼儿园“以学赋能共绽芬芳”研学之路正式拉开序幕。教师们先后聆听了四期公益讲座: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的《融合幼儿园游戏与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玩具与童书,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成长》、北京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园长李晓静的《三研究,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新图景》、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究学院附属幼儿园园长汪京莉的《以玩具为中介的三思和三研》、北京市特级教师沈心燕的《从会玩到慧玩,让玩具与游戏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
以学促思、以思促悟!通过培训,教师们澄清了“教育、课程、游戏”三者的概念关系;明确早期阅读的重要性;重视对玩具核心价值深度解析的研究;进一步思考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游戏如何才是真游戏,真学习,更深入了解好玩具对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独特价值。
线上学习,改变的是学习形式,不变的是教师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对专业的不懈追求。“学无止境,思无止境!”在学习、思考、感悟中,大家反观审视拓思路,互学互鉴谋共进!
学有所思
反思一:幼儿读图到教师读字
先图后文、图文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的特点和逻辑。先图是指幼儿看图了解绘本包含的信息并建构图画的意义,后文是指教师读字,引导幼儿了解故事,理解文字的意义,萌发对于文字和文字阅读的兴趣。
反思二:做有准备的教师
从玩具的核心价值、幼儿游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难点、提供鹰架支持策略,帮助教师改变视角,理解幼儿游戏行为,与幼儿共情,做有准备的教师!
反思三:教师与幼儿的关系
始终看见儿童!看见每个儿童的已有经验、儿童的主动学习、儿童的游戏发展、儿童间的差异,以陪伴者、观察者、解读者、共谋者、支持者、引导者确定教师与幼儿的学习关系。
反思四:会玩与慧玩
教师要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引导幼儿从玩有兴趣、玩有方法到玩有想法、玩有花样、玩有创造,实现玩中学 、学中乐、乐中长!
学有所感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玩具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也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玩玩具使幼儿思维与个体特点“看得见”!开学初我园以“玩具实操”比赛为契机,班级3位教师针对本年龄段的玩具材料做价值分析,说明材料名称、基本玩法、创新玩法及投放时段,促进学以致用的行动研究。实操现场上,开放式的玩法展示,让老师们直呼“真好玩”!融入幼儿的游戏才能真正成为幼儿的玩伴!
绘本是幼儿童年的亲密伴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是幼儿园重要的课程资源。以幼儿为本,基于园本课程主题,聚焦幼儿需求,该园3月份每位教师自选1本好童书,从内容简介、推荐理由、幼儿听说读写等方面结合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亲子阅读指导等完成“好书推荐”分享,深入挖掘绘本多元价值,促进幼儿语言核心经验的发展。
通过对绘本的图画、文字内容、立意图文关系的分析,确认绘本适宜的年龄段,对绘本展开深度解读。绘本作为幼儿学习的中介,生成活动的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绘本帮助幼儿读懂生活的独特教育价值!
“两寻找三研究”活动,为教师提供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动力,在这个共同学习、提高的“能量场”里,教师们观察儿童,解读童书、玩具的重要意义,把握领域教育的核心价值,引导幼儿真游戏,真学习!教师表示,将继续探索和优化基于实际的“两寻找三研究”教研实践路径,充分发挥教研力量,支持幼儿和教师成为有能力的、更好的自己!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通讯员 张莉 助编 赵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