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太原市迎泽区松侨小学校在本学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校园内开辟“农耕园”,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在这里,学生将尝试掌握播种、栽培、收获的过程,学习简单的田间劳动技术,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并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播种寓意着生命,播种寓意着希望。校长老师们、孩子们齐上阵,有的蹲下身捡拾起土壤中的石块;有的挥起锄头、铁耙翻土,你一铲、我一耙。
工具准备齐全,在换茬的田地上松土筑垄,栽种菜秧。从拿一支笔到拿一把铲,似乎体验了人生的转换。
覆盖地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覆盖过程中,老师边讲解边协助同学们完成。
同学们在春种时节,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课堂,开展蔬菜种植实践活动。在种植体验中,感受劳动的艰辛,收获劳动的快乐,体验大自然的美。
同学们跟着老师们细心地辨识各种蔬菜苗,进入播种新世界。豆角、茄子、西红柿、黄瓜等这些平日里常吃的蔬菜在菜地里出现时显得既熟悉又陌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种子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伴着春风,安然落户,期待它们在这片沃土上,和孩子们一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从挖坑栽种到浇灌育苗,在亲历农耕劳作中,有种植带来的困惑、劳动引发的思考、收获给予的快乐……该校给孩子创造了“学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教育空间,让他们在学习种植的过程中,思考劳动意义,学习劳动方法,提高劳动能力,培育劳动精神。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辛静梅 助编 刘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