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6月5日,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校四年级全体师生,来到市小学生综合实践研学活动基地——晋源区稻田公园,举行了为期一天的研学活动。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一站“晋祠米铺”,同学们在这里不仅知道了“千人糕”所蕴含的美好祝愿和劳动者的智慧。还分小组分工合作,亲自动手在入模、放馅、填满、压实、脱模的过程中,完成了整个米糕的制作,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
知诚信,传文化。第二站到达“稻田民俗文化研学馆”。同学们边参观边记录,认识了古代农具,亲自体验了米的计量方法:溢,掬,斗(4掬为一斤)。在一掬一斗的实际操作中,同学们被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所深深折服。同学们还参观了古代的“米铺”、“镖局”、“药铺”,了解了“无尖不商”的诚信文化以及“汇通天下”的晋商文化。
爱稻田,爱家乡。第三站到达“稻田艺术体验馆”,山西自古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晋源区曾经是清太徐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同学们一起重温了“红米”故事,缅怀了英烈,充分感受到肩上担负的责任,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振兴中华,吾辈须自强。
在体验馆,同学们还了解了汉字“稻”的演变史。从先秦到今天“稻”字演化,充分感受到“稻”的历史悠久。水稻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下午,同学们乘坐“稻田小火车”,近距离地观察了稻田里水稻秧苗的生长情况。在稻田电影院,同学们从荧幕上感知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制水稻的艰辛过程。同学们被袁爷爷的家国、命运的情怀所感动。
小窗口,大世界。通过“稻田民俗文化”研学这个窗口。同学们亲身实线,认识了家乡特产——水稻,了解了水稻形态及晋商文化。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加增强了同学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网易山西 闫珊 通讯员 贾爱花 助编 刘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