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随着一曲纯朴温馨的童声《萱草花》合唱,以“中华母亲花,致富忘忧草”为主题的第六届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正式启幕,将以多形态、立体式,展示大同黄花丰收美景及农民喜庆丰收的喜悦。
丰收月活动由中共大同市委、大同市人民政府、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主办。中宣部电影频道、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同大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花卉协会支持。大同市农业农村局、云州区人民政府具体承办。
据了解,当天举办了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主场活动——2023黄花产业发展大会。大会进行了产业发布、授牌签约、主旨演讲。
大会发布了大同黄花标准体系、黄花品种国际登录及大同黄花系列新产品,全面展示了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的新成果,其中,现场发布的黄花生物科技产品,进一步挖掘和提升黄花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品牌价值。
大会还发布了《黄花产业发展白皮书》以及大同黄花品牌新形象。通过黄花产业发布,旨在把“大同黄花”打造成国家黄花产业发展样板、国家现代农业样板和农产品向大健康产品升级样板,引导推动以大同黄花为代表的全国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同黄花,由于生长在独特自然条件的黄土高原、火山岩壤、北纬40度冷凉气候黄金带,造就了其蕾长肉厚、色泽金黄、脆嫩清香的特色品质。
在大会授牌仪式上,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大同市为“中国黄花之都”,进一步凸显了“大同黄花”这块特色农业“金字招牌”和“城市名片”效应。
在项目建设签约仪式上,大同市人民政府与山西好物联盟、北京供销社分别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台湾拜宁腾能公司与大同忘忧农场,贵州中医药大学与云州区兴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分别就黄花生物科技工厂建设项目和黄花安神助眠茶开发项目签订合作协议。
这些重点项目的签约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搭建合作共赢的桥梁,共同推动黄花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转型升级,进行深度开发加工,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提升大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在大健康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大会邀请了四位重量级黄花专家、教授把脉,就黄花产、食、用功能功效和营养价值进行深度解析,进一步弘扬独特的黄花文化魅力。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解读黄花功能功效并介绍相关产品开发情况,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柯勤飞就萱草文化研究及开发利用作主旨演讲,山西摩根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志强对黄花保健及市场拓展情况展开讲演,上海中医院原院长徐建解读了黄花医药功能功效成分应用。
通过专家教授们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展现了作为药食同源产品的黄花的巨大发展潜力,也为大同市打造高品质的营养健康黄花产品提供了发展思路。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借2023黄花产业发展大会的东风,正在扬帆起航的大同,诚邀全国各地朋友,相约在美丽的火山脚下,桑干河畔,赏黄花美景,品特色美食,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让“大同黄花”蜚声中外、香溢四海,真正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
相关链接一:第六届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主要活动
6月18日大同市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共同主办了中国(上海)萱草文化节;
7月8日至10日大同市联合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录制《乡村大舞台》节目,7月底将在央视农业农村频道播出;
7月24日,第六届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正式启幕,举办丰收活动月主场活动——2023黄花产业发展大会;
7月26日大同市联合北京供销社举办大同黄花进北京产销对接活动;
7月下旬大同市邀请北京电视台《养生堂》专家录制《养生堂》黄花、黄芪两场专场栏目;组织全市书法、美术、摄影爱好者开展大同黄花美术、书法、摄影大赛;组织第二届大同黄花现场插花雅集活动以及在云州区举行房车帐篷露营、广场舞大赛、骑游大赛等系列活动。
6月至8月开展大同鲜黄花全国市场对接活动、大同鲜黄花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机关活动。
相关链接二:关于黄花的基本知识
黄花菜,学名萱草,又称金针菜、宜男花、安神菜,古名为忘忧草。《本草纲目》记载:“味甘而气微凉,祛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免于忧郁”,是珍贵的药食同源花卉,具有清热、利尿、健胃消食、明目、安神、止血、通乳、消肿等功效。《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的“寸草”就是指的黄花,被誉为中国母亲花。
相关链接三:大同黄花产业已成为全国黄花产业发展的标杆
大同已有1500多年黄花食用史,600多年的栽培史。由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加之火山喷发形成的独特富锌富硒土壤,天然造就了大同黄花色泽金黄、蕾长肉厚、味道清香、脆嫩可口的特征,且富含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等元素,黄花品相、品质位居全国各大产区之冠,素有“观为名花、食为佳肴、用为良药”的美誉。
大同市黄花产业已成为全国黄花产业发展的标杆。当前,全市黄花种植面积稳定在26万亩左右,占全国的1/4,单县区面积全国最大,鲜菜总产量18万吨。全市共有黄花产加销经营主体175余家,开发黄花菜品、食品、饮品、功能食品、化妆品、文创产品六大系列130余种,全产业链总产值42亿元。大同市黄花已经出口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黄花出口量逐年提升。现在已与台湾、日本在黄花产品开发、功能功效研究等形成合作及合作意向。
随着全市黄花扶持政策的不断推进,多方发力从种植、加工、品牌、市场等各方面推进黄花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大同黄花”品牌价值逐步凸显。大同黄花多次获国家优势名牌产品、国家著名品牌产品、国家畅销产品、国家信得过产品证书,荣获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22年50个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和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在黄花种质资源保护发展方面,大同市建设了黄花、萱草种质资源圃,收集了400多种黄花(萱草)种质资源。同时,大同黄花品种已在国际登录,大同市黄花种质资源保护、发展工作走在了前列。
在黄花科技研发方面,2020年就成立了黄花产业发展研究院,由190名科研人员组成专家库。在黄花理论研究、技术研究、产品创新、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发布了25项科研成果,开展促进肠蠕动以及抗抑郁功效检测,研发出系列黄花功能型产品,这些成果有力支撑起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黄花三产融合方面,大同市充分挖掘黄花旅游潜质,打造“黄花+”模式,建成火山黄花田园综合体,23个黄花精品旅游点,打造了串联忘忧大道沿线多个精品景点的乡村休闲旅游线路,开展以黄花为主的科普、自然、食农、生活等系列教育活动,形成了云州区黄花农文旅融合大景区,实现文化与产业互融互促。
(网易山西 李恒灵 助编 赵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