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至2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重要部署,推动全省智慧农业发展,山西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主任冯耀斌、副主任杨晓明等3人到大同市调研黄花产业数字化发展情况以及智慧蔬菜生态种植建设典型案例。大同市品牌农业与科技信息发展中心、云州区、阳高县相关农业负责人陪同调研。
在云州区唐家堡村黄花种植基地,冯耀斌等实地察看了田间布设的物联网监测点,了解其数据收集情况及工作实效。通过该点可全面感知目标区域内目标黄花的生长环境、发育趋势、气象预警、田间作业状态等信息,合理调整目标作物生长小环境,依需调配农业资源,达到生产全流程管控优化、全程溯源与节本增效目标。
大同市云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平台是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要项目之一,主要包括大数据中心机房、大数据业务集成系统、物联网监测系统、黄花产品溯源系统、黄花菜产业大数据仓、掌上黄花菜小程序、软硬件数据接口等建设内容,面向园区黄花产业全产业链提供“全要素、全周期、全视角”智慧化服务。
在位于阳高县的大同市大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调研组一行走进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察看智慧农业技术使用及蔬菜长势。据项目负责人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李灵芝介绍,该公司设计建设了双拱双膜双棉被旱垣日光温室130亩,冬季不需任何加温设施,最低温15℃以上,实现了真正的反季节低碳节能生产,可增产40%以上。塑料大棚35亩,配备了降温系统,解决了高寒地区中午高温烧苗问题,增产30%以上。活泉水渔塘20亩,日光温室水产养殖15亩。建设了5G+智慧农业物联网,建立了农产品全程追溯体系,可实现设施农业全程智慧管理和云销售。
通过采用土壤调理、LED植物生长灯补光、二氧化碳施肥、空间电场调湿、臭氧灭菌、熊蜂授粉、5G农业物联网智能管理、“灵盈东东”蔬菜品牌、云销售等技术保障高品质蔬菜产品供应市场。
冯耀斌一行对大同市智慧农业发展情况表示肯定,他提出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山西省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应用,利用科技要素全方位提升农业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发展水平,构建智慧种植和智慧农旅两大典型场景,实现生产精准化和智能化、流通信息化及产业融合化发展,培育智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辐射带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网易山西 李恒灵 助编 赵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