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立秋节气,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8月7日,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西柳林小学开展了立秋节气主题教育活动。
啃秋,又称咬秋。据《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一年级同学们在立秋到来之际,抱着红瓤西瓜啃,举着粉红的桃子啃,拿着金黄的玉米啃…“啃秋”品食,抒发丰收的喜悦。
夏天天气炎热,常常没有食欲,饭食也清淡。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这就是“贴秋膘”。二年级同学们了解到“贴秋膘”的节气习俗后,纷纷动手与父母制作起了美食给自己补充营养。
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立秋时节,还只是秋收的前哨。三年级的同学们在田间地头,寻找着秋天的果实,感受着丰收的喜悦。金灿灿的玉米、紫澄澄的葡萄、五彩缤纷的豆子……处处闪烁着绚烂的光芒。
清爽的秋天即将来临,四年级队员们拿起画笔勾勒出自己心中唯美的立秋时节。一叶知秋、累累果实、饱满谷穗......一一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从春到夏,从夏到秋,季节更替,时光变幻。一转眼,立秋来了。五年级队员们主动搜集资料了解立秋节气,绘制思维导图,从立秋的习俗、物候变化、古诗谚语、小百科等方面带大家全面认识立秋。
传统节气积淀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人文情怀。通过参与二十四节气实践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传统节气文化的魅力,在学、思、践、悟中将文化自信根植于心间。
(网易山西 张敏 李丽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