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将优质服务贯穿于就诊前、中、后全过程,努力使环境更舒适、流程更便捷、沟通更有效。
儿内科在科室预增加门诊排号叫号机,在就诊期间,门诊还开通儿科科普宣教视频,将涉及科室的疾病内容、健康宣教做成视频,将抽象的内容更加直观、通俗易懂的展现给患儿家长;利用科室宣传栏,将儿内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各种健康宣教内容进行分类放置,在等待就诊期间便于家长阅览。门诊还设有爱心驿站,为需要的患儿提供一次性纸杯、卫生纸、口罩、铅笔、纸尿裤等。
优化就诊环境秩序,区域标识清晰易懂,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当班护士不定时巡视,维持就诊秩序,保证患者有序就诊,儿内科与急诊科建立住院患者沟通微信群,能够更加方便患者及时入院,获得床位信息,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用心服务,用爱沟通。
开设PICC门诊。
为适应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中医适宜技术,减轻儿科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该院儿内科主任薛萍和中医科主任白斌,提出将各自科室的优势病种治疗方案结合,形成一种新型医护管理模式,即将中医辨证理念与西医临床相结合。在南内环院区儿内科病房已开展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推拿等项目,配合儿科现有治疗方案,治疗儿童急性肠胃炎、支气管肺炎和过敏性鼻炎等。
2023年6月份,儿内科与中医科共同举办了一场“以爱之名,砥砺前行——我们是您家门口的‘医’靠”的中医讲座,中医科孟华梅医师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为大家进行了详细讲解,其中包括疾病预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方面内容。
儿内科紧跟医院发展步伐开设了夜间门诊、多学科门诊(MDT),为特殊需求的患者提供就诊方便;其中多学科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由两个以上专业的专家医师共同讨论,提出最佳诊治方案,减少了患者和家属来回奔波之苦。
儿内科还多次组织社区义诊服务,通过义诊提升了驻地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医院的服务合作能力,构建并牢固了社区与三甲医院的上下联动及绿色通道的双向转诊,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知名度与信任度,为全市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还开展了门诊“阅读沙龙”:儿内科门诊设立阅读图书角,根据患儿不同年龄间段,选择合适的读物,在患儿等待就诊期间,由家长自由选择合适的读物陪伴患儿阅读,减少患儿在医院就诊期间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患儿在哮喘门诊、慢性咳嗽门诊就诊后,会有专门的护士负责建立健康档案,做好健康宣教及定期随访工作,使患儿能够得到连续性的治疗。家长通过微信群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专家出诊挂号信息、用药指导、以及健康宣教等,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认可。
预构建中医推拿工作室,推广门诊、住院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模式。
打造中西医结合病房:例如像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疾病在恢复期,通过体质疗法,根据患儿不同体质,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以大大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的疾病痛苦。
中医外治,儿内科哮喘门诊、多学科门诊、慢性咳嗽门诊的健康宣教、随访等工作,将逐步统一电子化管理,实现慢病统一管理模式,医生可以通过慢病管理系统更直观看到就诊患儿历次就诊记录及用药史,避免家长忘记携带诊疗本带来的不便;将部分健康宣教资料,通过微信扫二维码模式,家长可以获得相关视频资料,包括用药、肺功能,健康宣教等,之后陆续完善其他健康宣教内容。
为了使患者、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最直接最迅速得到反馈,科室准备开展“护士长倾听日”活动,进一步了解患者困难,听取患者意见,改进工作和服务态度,加强医院管理,解决实际问题,并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南内环院区病房开展中西医特色治疗,护士学习经络拍拍操和八段锦,带领患儿及家长一起锻炼,增强体质,还能够有效缓减患儿的陌生感和紧张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通讯员 殷晔 王婧 助编 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