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推进课程思政,深化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育人方式与教学方式变革,赋能高质量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9月20日上午,太原市迎泽区教科研中心语文教研员李俐副主任、杨花老师、洛晶老师来到松侨小学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她们对该校教学常规各环节的实施,教研活动开展情况以及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了细致入微,面面俱到的督查与现场指导。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校长代霞、副校长要红玲、教导处副主任王变花等领导的陪同下,三位教研员分别深入三、四、五年级的课堂随堂观课,听取了辛静梅、朱丽、李花南三位老师的语文课,各年级组语文教师全程参与。
三年级语文组辛静梅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秋天的雨》。教学中,辛老师紧扣单元人文主题和单元语文要素,利用色彩明丽的课件和孩子们一起展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她的教学紧紧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与重点词句,通过音乐、图片等的渲染与教师的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秋天的美,语言文字的美,展现了亲切、和谐、充满智慧火花的课堂。四年级语文组朱丽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朱老师能结合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整体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汇报,引导学生掌握提问方法,培养问题意识,提高阅读能力。五年级语文组李花南执教的是习作课《我的心爱之物》,李老师的问题清晰简单,方法明确实用。课堂上带领孩子们寻素材,理内容,习方法,书写重要段落,由浅入深,从段到篇,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她的课堂呈现了“备-教-学-评”一致性的良好教学效果。三节语文课风格迥异,各有亮点。
“教而不言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后,各年级组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分组开展了精彩的评课教研活动。三位教研员分别与教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研讨。首先由授课教师对执教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效果进行反思。接着,同组一名教师对年级组集体备课的智慧进行大单元说课。与会的听课教师们畅所欲言,对本节课进行多角度的评析和研讨,发现亮点,针对问题提出见解,使教研活动研深、研实、研出成效。最后,教研员结合当前课改方向和课堂评价标准,从大单元目标的制定、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学习过程指导、教学评一致性等方面进行了评课和指导。
洛晶老师强调教材解读要从单元入手,语文要素要贯穿始终,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融入大单元教学的设计理念。同时,洛老师还鼓励青年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精进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多种方式真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杨花老师就“如何把握策略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好策略单元”这个主题作了说明,指出策略单元贯穿三至六年级,在教学中除了关注单元导语中语文要素,还要关注课题下面的学习提示与课后思考题,要留意到整单元每篇课文的能力训练点是呈梯度上升这一特点,从而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策略,落实语文要素;其次阅读策略的学习和运用,仍然是为语言构建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等服务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语文和用语文。
李俐副主任老师提出,在落实教学常规时,要认真备好课,遵循课标要求,用心解读教材,从大单元角度去思考,关注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准确把握每篇课文要落实哪个教学要点,从而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李副主任针对作业设计策略还提出,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托,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个性差异确立不同层次的作业,努力探索新途径,不断优化分层作业策略,通过主、客体评价的有机结合,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在评课中指出,教研员肯定了三位教师的课都能依标教学,开展思政融合探究,注重学科思维与人文素养培育。肯定优点的同时也对教师职业素养、专业提升提出了中肯的指导性建议,让老师们“教有方向,研有目标”。三位教研员精准的点评给教师们莫大的鼓舞,在教学方面高屋建瓴的见解,启发了老师们的教学思路,使与会老师豁然开朗,指明了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这不仅是一次评课,更是一种指导,一种交流、一种学习、亦是一种引领。仰高笃行,知新致远。
随后,教研员对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进行查阅。在检查过程中,对教师们日常教学中扎实、细致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从作业内容看,该校教师大多能从“双减”要求出发,根据生源特点,优化作业内容,分层布置作业。从作业批改的情况来看,教师们能够及时、认真批改,各具风格,诚恳鼓励学生,对于发现学生学习的困惑,教师能跟进帮扶措施。而且教研和集体备课效果较好。此次教案作业检查,反映了“双减”政策在该校教学实践中的落地。同时,教研员还针对教师在集体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了进一步的建议指导。
活动最后,各分管领导做总结,感谢三位教研员的专业引领和倾情指导,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方法,深入研究新课标,让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真实的发生。
此次下校指导工作中,各位教研员对学校扎实的教学常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针对学校层面从常规管理、备课上课、作业设计等方面给出了方向和建议。在研训结合的教学道路上,该校将以此为契机,勇担乡村教育振兴的初衷和使命,继续加强新课标引领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和课堂改革,立足自身,深耕厚植,历练技能、促进课堂、学科、教育的内涵、创新发展,全面高效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乡村教育。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郭娟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