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落实新课标精神,切实打造真实、朴实、扎实、高效的常态课堂。11月22日,在太原市教科研中心钱学锋主任和万柏林区教研室主任祁贵萍的带领下,太原市语文教研员梁老师、万柏林区语文教研员温老师来到万柏林区凤凰双语小学,走进语文课堂,细致指导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工作。
张敏老师为老师们带来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有: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感情。教学中应以教材为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尝试多个角度做批注,从而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同时,让学生利用批注加深、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将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与加深体验、体会心情互相渗透,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和道德情感。本课基于大单元教学的理念,从学生视角出发,创设向外国友人推荐一本神话故事的生活情景,以学会从多角度进行批注为大任务引领课堂,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找出相关语句体会情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
学生阅读文本后写下的批注是他们的独特感受、独特情思与独特语言共生的产物。抓住关键词句,做感受式批注,体会作者“自信一遗憾一害怕一自信”的心情变化;抓住“爬”“站”“叫”“扑”“追”“躺”六个动作,作评点写法式批注,品味用词之精确。在交流碰撞中,再次批注,这是有侧重的批注,也是获得反思提升的批注,这会使语文要素掌握得更扎实。
太原市教研员梁老师对本节课的突出点以及建议方向提出指导:语文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孩子去学语文,去用语文,去感受语文,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够把课堂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批注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手段。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可以继续运用批注的方式进行文本的学习与深入。
化知成智,从趣到格。赵芳老师为大家带来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的课饶有趣味,是因为在指向表现之美揭秘的过程中,还注意了情意的浸润。主要表现:
言语态度的引领。无论是引领学生品咂词句,还是出示不同译文,抑或文化意涵的解释,均能见出他思考的沉潜与严谨,这是不教之教。举重若轻,自带魅力。
其次,言语情趣的润泽。言语情趣是文字和情思相乘所彰显出来的一种境界,体现了作者在现实世界和文学世界穿行过程中所生成的性情、志趣或情调趣味。言语表现,追求清晰、精准是一个层次,基于此再追求有意思、有趣味、有美感,则进入了言语情趣的范畴。落实到《四季之美》,至少在以下几点可以见出作者的言语情趣:第一,含蓄之美。说“最美”,却绝不解释,似乎已陶醉妄言。比如蒙蒙细雨的夜晚,萤火虫跟鬼火一样扑闪,而且是淡淡的微光,为什么你偏说“着实迷人”?连一句解释也没有?作者没有解释,孙老师将之努力“还原”一一讲彩云由红到紫,联系到人红得发紫;赏析归鸦、大雁的语句,挖掘背后的文化意涵,均属于含蓄之美的体悟,这就是言语情趣的陶冶。
第三,细腻之美。从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到染上微微的红晕,再到红紫红紫的彩云,色彩不断加深的细腻变化,被赵老师敏锐抓住了,且将其间的关键词放大了给学生看,这就是在感受作者表现的细腻之美。当然,作者细腻之中也注意错落变化,形成抒情的张力。比如,在冬日早晨之美的描写之后,突然来了一句“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将温婉中的俏皮、执拗也给表现出来了。这种细腻之美,也可让学生领略到。
清新之美。说实在的,作者笔下的景象,都是大家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可是她竟然描写得那么细致,那么灵动。这样的笔墨背后,老师们分明能感受到:一年四季无论晨昏、夜晚,无论阴晴,作者都被身边的景色所迷醉。这种婴儿般的惊奇,情人般的沉迷,是很能感染人的。赵老师引领学生品咂词语,何尝不是在感受这种清新之美呢?
学校相信通过此次太原市教研员梁老师、万柏林区教研员温老师倾囊相授的专项指导,让他们在未来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共研共学,迈步向前。相信乘着今天教研的东风,凤凰双语小学的教育教学定会有所精进,向美而行。
(网易山西 黄晶 贾婷茹 通讯员 李子杰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