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的作用。按照《万柏林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万科紫郡小学校教研室在党支部书记、校长韩晔同志的指导下,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开展了“大思政课建设”课堂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开设了24节精彩纷呈的品质课,涉及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劳动、综合实践、信息技术11个学科。授课教师们高度重视、积极准备,团队合作,围绕新课标要求,着力体现学科特色,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活动为载体,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出发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构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大课堂,展示出了独特的育人魅力。
一年级语文王丹老师,在课前积极选好课题,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以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新颖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向全校教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课堂上,王老师通过一篇《大小多少》导入本课的主题“成长”。随后出示导读页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体会课文中的场景及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整堂课中,王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体会成长过程中的开心与挫折,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未来生活中敢于直面困难,勇于向前。
一年级数学学科两位老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大单元理念引领课堂革新,对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进行梳理和整合,为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做了示范。王婷老师执教的《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减法》以说图意、写算式、算得数、全班交流探讨等环节领悟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李艳娥老师执教的《加减混合》从在公交车上下车情境中,渗透有序排队,做文明小学生的思想抽象出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的能力,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课堂转型。
体育组王艳芳老师执教《移动性技能—小小消防员》,落实立德树人,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在教学中,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通过设置内容游戏化,在学练赛评的环节中渗透思政教育,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积极锻炼,团结协作,敢于挑战的优秀体育品德。
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集体教育智慧的传递,每次课堂展示活动,对于执教老师来说都是一次磨炼,对于听课者来说更是受益匪浅的一次学习机会。本次活动不但促进了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和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起到了教师之间的传帮带作用,还提高了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形成了教师人人做课、人人议课的浓厚教研氛围,未来将继续在教育之路上砥砺前行,不断自我提升。
(网易山西 黄晶 通讯员 马崇霄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