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太原市万柏林科技实验小学举办了主题为“莺歌燕语话春分”的升旗仪式。
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六年二班郭雨晨同学通过演讲让同学们了解二十四节气,熟知春分节气的来源,鼓励同学们在春天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活动。
王砚偌同学主持了“莺歌燕语话春分”主题升旗仪式。
伴随着激扬的国歌,鲜红的五星红旗在操场上迎风飘扬,全体少先队员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
六年二班郭雨晨同学做国旗下的演讲。
春分至,燕归来。
春分风,夏至雨。
春分有雨是丰年。
春分到,燕子回,昼夜正平分。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分不暖,秋分不寒。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春分,如同一位含蓄内敛的诗人,轻轻挥动手中的诗笔将大地的色彩描绘得丰富多彩。在春分的日子里,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沉睡了一个冬季的花草树木,开始在春风的吹拂下苏醒过来。校园里嫩绿的芽叶也逐渐展开。春分也是人们祈求丰收和幸福的时刻。在民间传统中,人们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关于春分,有很多有趣的习俗,最好玩的莫过于“竖蛋”。春分立蛋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前的中国,以庆祝春天的来临。这一天,人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将蛋竖立在桌子上,而能够将蛋竖立起来的人,会得到同伴们的羡慕。
春分之后,天气逐渐暖和起来,但天气状态不稳定,早晚气温偏低,建议大家这段时间里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注意开窗通风,下课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活动,认真做操,上好体育课。
春天是读书的好时节,正如俗语所言:“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分的美景和寓意,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希望。它告诉大家,无论经历多少寒冬和困难,春天总会如期而至。让大家在春分的时节里,感受大自然的恩赐,珍惜生命的美好,追求幸福和进步。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三侯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
一候玄鸟至:
玄鸟,燕也。春来秋去的燕子可谓春天的最佳使者。因感知节令变化,南飞越冬的燕子大规模迁回北方。燕子不仅代表着吉祥和春天,还代表着人们的情感和思念。“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等诗词,都生动描绘出“春分”时节人们对归家新燕的依恋情怀。
二候雷乃发声:
天气转暖,空气潮湿,春雷也发出隆隆声响。
三候始电:
这一时节,闪电往往伴着雷声登场。杨柳吐绿,莺飞草长,春分时节可谓是一年中春光最好的一段日子。
粘雀子嘴
春分之后,稻谷即将成熟,为了防止鸟雀偷吃庄稼,民间有用糯米团子“粘雀子嘴”的习俗。汤圆的主要原料都是糯米粉,因而做成汤圆粘性比较大。一些地方在做米糕和汤圆时,除了满足自家食用需求之外,还要特意做一些没有馅儿的小糯米团子,用竹签串起来插在田里,供觅食的鸟雀吃。鸟雀吃后,嘴巴会被粘住,不能再偷吃庄稼。人们希望通过“粘雀子嘴”这种方式驱赶鸟雀,减少粮食损失。
竖蛋游戏
“春分到,蛋儿俏。”春分是玩竖蛋游戏的最好时间。“竖蛋”是我国习俗,但现在也已经成为了全世界都在玩的简单游戏。竖蛋游戏需要选择一个刚生下四五天的鸡蛋,大头在下,小头在上,在桌子上尝试让蛋立起来。因为这时候的鸡蛋蛋黄下沉,鸡蛋重心下降,比较好竖起来。要想赢得游戏,需要找准位置仔细观察,鸡蛋壳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只要找到三个刚好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小山”,就可以稳定地支撑起鸡蛋。竖蛋游戏比较考验耐心,要多试几次才能成功。
放风筝
春分前后,微风吹拂,正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放风筝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形式,需要跑动、牵线、控制,全身的肌肉都会参加活动。据传,风筝是鲁班受到鹞鹰盘旋的启发,“削竹为雀,成而飞之。”最初的风筝被称为“鸢”,在造纸术出现后,人们开始用纸扎风筝,称之为“纸鸢”。据明人陈沂所著《询刍录》:“五代李邺于宫中做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
村行
唐·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唐·元稹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画堂春·即席
宋·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
水沉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