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指导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打造真实高效的常态课堂,落实“新课标”课程理念和“双减”政策,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校教学质量,4月3日,太原市杏花岭区教研科研中心的专家团队来到小东门小学进行课堂教学指导。
白丽霞老师执教《为人民服务》一文,立足于“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这一语文要素,以资料查阅助力学生学习,从脉络、方法、朗读等角度学习,将语文学习引向深入。
杜矿老师《黄继光》的教学,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充分表现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孙奕珺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树立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让数学知识回归现实生活,通过学生找、辨、摸、多种感官的感知,帮助孩子丰富对角的认识。
韩晋萍老师的英语课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借绘制学生自己的假期计划思维导图,感悟度假地的风土人情,拓展视野,养成制定计划的好习惯。
张艳芬老师带来的《庞大的“家族”》这一课,通过“观察、做模型、描述”这几个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建立起昆虫的概念,认识到昆虫的家族很庞大。
温娅嫄老师在《摇船调》一课的教学中,践行“顺序性音乐教学理念”一课多曲。“经验式”引导学生在音乐律动中感受音乐结构、节奏、音高、对歌等音乐知识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
韩荣刚老师的《跨越式跳高》通过学习上三步、五步(有标志点)跨越横绳,及短距离助跑(无标志点)跨越一定高度的横绳,发展学生基本跳跃能力,通过体能练习发展学生核心力量。
刘文老师的《纸盒变家具》,学生通过分析、赏析、再研究的学习环节,对纸盒造型的剪、折、挖等技法和组合、装饰的方法进行新知识的内化,转化为新的学习经验。
孙晓星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创新综合实践《纸巾盒DIY》,从外卖袋的二次利用情境引入课题。小组挑战完成“霸王茶姬”纸巾盒,个人挑战完成特色diy纸巾盒,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制作技巧,形成环保理念。
王燕老师带来的《不做“小马虎”》,以大情境“马虎王国逛一逛”为主线,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中发现自己的马虎,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性,并积极寻找克服的方法,养成做事不马虎的好习惯。
听课结束后,各学科教研员专家们深入到教研活动中,与老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评课活动,引领教师向着专业化成长方向发展。
教研员马爱灵老师就如何开展大单元教学,如何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提出了整合思路以及强调思维深度的重要,并以此为契机,提出文化自信在课堂的生成。
武红芹老师提出今天的教育要站在终身发展的角度,孩子每节课要有每节课的收获与成长,为未来奠定基础,为国家输送人才,语文课堂既要有扎实的基础训练,也要有家国情怀。
“将计就计,在认知冲突中展开自主研究”。教研员孟亦濬、李慧婷老师对孙老师的这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给予了专业性的指导——进行学前调研,将计就计,根据错误和正确对比,形成认知冲突,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研员韩敏老师,高度赞扬了小东门小学学生近几年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进步,并就如何在任务型教学中逆向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为老师们指明了方向!
许丽娟老师肯定了采用提问引领学生观察、思考的方法,同时提出指导,课堂上尽可能采取一些教学策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形成生生之间的互动、研讨,经历这个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概念,鼓励孩子们自己去说、去试错,逐渐形成科学思维。
高琳老师针对本课的学习任务安排提出了更专业具体可行的教学设计思路。鼓励老师们落实“经验式”教学,让音乐浸润心灵,共同收获成长。
赵旭东老师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格为切入点对本次课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韩老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并对场地器材的选择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高艳萍老师提出美术作业的设计是整个教学的具体落实体现,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同时提出应当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的教学,将“死知识教成活课程”,让美术课堂活起来。
课后任凤英主任和李栋校长同授课教师谈到综合实践就是要在真实的情景中完成真实的任务!在活动中,就是要留出更多时间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发现问题、遇到问题再提出“妙招”,难点就能迎刃而解。这就是我们综合“四真”教学的完美诠释!
李程老师充分肯定了王燕老师的课堂,并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度剖析,给予了专业的正向教学措施。同时也提出更加关注学生的常规养成和积极落实“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新课堂。
多媒体教室,一份份资料,是每一位教师辛勤耕耘的见证;一份份作业,是每一个孩子努力探索的结晶。
专家团队的老师们认真翻阅着,他们时而会停下手中的动作,仔细品读,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时而会认真记录,并思考如何指导教师改进。最后教研员为资料和作业展示做了高屋建瓴的点评和总结:学校的教学资料内容详实充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令人印象深刻,教师的精批细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音乐,是和煦的阳光,是融冰的春风,入耳入心,化人以深。音乐也是该校特色学科,小东门小学实施顺序性音乐教学方法,班级合唱比赛已经成为学校传统。专家团队的领导和老师们欣赏了学校的班级合唱。
专家团队下校指导工作,为该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更精准、更有效的指导,老师们也在寻求教学的研修之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小东门小学将借此契机,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创新,在教研之旅收获一路花香,并将所学滋润学生的心田。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庞敏 乔建霞 助编 兰亚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