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西街小学开展了“同课异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此次同课异构的课题由年级组统一商定,每个教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同一课题的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内容。低段老师注重识字教学,教学中通过引导提问,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课文相关内容。整节课师生互动良好,学生发言精彩而又彰显个性。而中高段的老师教态亲切,语言富有亲和力,运用“情境教学法”引领学生在言语篇章间勾画品味,让学生围绕课文进行表演,极大地激起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在评课活动中,所有语文教师参与评课议课,对讲课老师的课既给予充分肯定,也提出中肯建议,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商解决的方法。研讨氛围浓郁,教师参与积极,讨论热烈,有观点的碰撞,更有对自己教学的反观与审视。教师们通过讲课与听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这就是所谓的同课异构。“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看到不同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打开了教师们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学到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此次语文组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让执教教师从中获得了丰富的个人体验,也让听课的教师在观察、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给老师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也使语文教师在互相交流、探讨中得到共同进步,推动语文课堂向优质高效的目标迈出新的一步。
(网易山西 黄晶 贾婷茹 通讯员 郭小芳 助编 郝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