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烂漫,草木欣荣。
5月17日,“礼赞新中国 放歌新时代”第34次全国“助残日”山西省智协“牵着蜗牛去散步”区域联谊活动在太原市汾河湿地公园芳草渡举行。
“牵着蜗牛去散步”是由中国智协倡导和发起的全国联动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人道主义思想和扶残助残美德,宣传中国残联八代会,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关心和关爱智力残联群体。
本次活动由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和山西省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办,在太原市教育局、太原市智协、杏花岭区教育局的支持下,由太原市杏花岭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承办。旨在突出残健融合理念,鼓励心智障碍人群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生活,切实提升全社会对智障人士的认知度,进一步消除社会歧视,促进残健融合,更好地维护智障人士合法权益,呼吁全社会加大对智障人士的关注以及对智协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莅临活动的领导有:山西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许国瑞 、《人民网》山西频道总经理马立明、杏花岭区教育综合发展中心主任宫日明、山西省残联组联部副主任田鸿浩、太原市基础教育科副科长王佳、太原富力万达文华酒店总经理仰平、山西省教科院义务教育中心特教教研员许小霞、山西摄影家协会副会长杜晓光、太原市教科研中心特教教研员史晓云、万柏林区特教学校校长樊艳蓉、杏花岭区胜利街小学校长张志东、小东门小学校长李栋、杏花岭区解放路小学主任平静。
参加活动的还有来自万柏林区特教学校、杏花岭区解放路小学、胜利街小学和山西佳育教育集团有限公司的老师和孩子们,媒体朋友以及爱心人士和企业。
山西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许国瑞宣布活动开幕。
山西省智协主席、杏花岭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要王芳说: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提升特殊孩子教育教学质量。为了让他们融入社会,学校每年都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融合活动。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致力于补偿缺陷,发挥优势,给孩子提供适应性教育,学校逐年开设特色班,呈现出“班班皆特色,处处皆育人”的文化氛围,把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部引入学校,有效助推“医教结合”项目扎实落地。
希望大家一起携手并进,开展普特融合区域联谊,有效推进融合教育!真正实现残健融合、普特融合、特特融合,形成多点联动、共同施教的残疾人教育新局面。走出来、融进去,让全社会更了解这个群体,更关注这个群体!让智力障碍人士也更亲近社会、更热爱生活!
最后她呼吁:一起大手牵小手,来一场爱的双向奔赴!给予蜗牛宝贝勇气和力量,帮他们树立信心,共同为蜗牛宝贝书写更有力量的人生!牵起他们的手,帮助他们直起腰,挺起胸,共同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本次活动,得到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第三次为小蜗牛提供如此风景宜人的场地,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捐赠和赞助,感谢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太原富力万达文华酒店、山西菲特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奔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山西九天眼视光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久冠服饰、太原学大教育培训学校、太原市健康合唱团、山西菡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山西众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寻画廊。对于他们的热情捐赠和赞助,表示真诚的感谢,同时为爱心团队回赠锦旗。多年来,正是因为这些爱心企业的支持,小蜗牛才会有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机会!
活动在太原健康合唱团的大合唱中拉开帷幕,初心朗诵艺术团袁静老师讲述了一位来自孤独症妈妈的心声;由解放路小学学生与特奥运动员强旭东共同表演诗朗诵《满江红》,激情澎湃,气势昂扬,开启普特“共荣共生、共享共赢”的教育模式;胜利街小学融合伙伴还送给小蜗牛自己写的书法作品;由12名蜗牛宝贝和10名教师共同表演的锣鼓《中国威武》,展示了特教师生积极奋进的精神风貌。
精彩节目结束后,大家来到“牵着蜗牛去散步”的活动起点,杏花岭区教育综合发展中心主任宫日明宣布活动开始……
各路小分队的小蜗牛们开始出发了,他们虽然动作比较缓慢,但是都能够有序整齐地排队行进。沿途中,设置了“小蜗牛跳跳跳”“小蜗牛钻山洞”“山路十八弯”三个闯关游戏,大家一边欣赏汾河美景,一边沿途闯关,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到达终点后,蜗牛宝贝领取了可爱的小蜗牛奖品。
赴初夏之约,探夏日之美。
蜗牛宝贝不仅亲身体验和感受户外实践活动的乐趣,
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也让他们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帮助他们亲近大自然,
享受普通人一样的快乐。
蜗牛,是对智障人士的一种爱称。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智协倡导的“全国蜗牛日”,期间推广开展“牵着蜗牛去散步”全国大型永久性公益活动。
“牵着蜗牛去散步”是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2016年发起的一项全国永久性大型公益活动。“牵手”本来就是双向的,收获当然也是双向的,牵了蜗牛,帮助他们树立了信心,增加了勇气,蜗牛也牵了大家,让大家感受到折翼天使的纯真和质朴、敦厚和善良,更有对生活的渴望与执着。
“蜗牛”是一个象征,更是一种精神。它意味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象征着无怨无悔、负重前行的努力。希望越来越多的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能够包容、理解身边的“蜗牛”和家长们的不易,让这些坚韧的“小蜗牛”,在前行的路上能够轻松一点、温暖一些。
沿途设有饮水点、医疗保障点……为“小蜗牛”保驾护航。
终于到达终点啦
领取蜗牛礼物
相信,在社会的关爱和支持下,在各个群体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小蜗牛一定能够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感谢各级领导多年来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和重视,政府不仅对特殊教育的发展加大了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还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制度建设。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省特殊教育的未来一定是灿烂的、美好的!
通过本次活动,小蜗牛走出校门,融入社会,锻炼社交能力,为提升生活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让蜗牛宝贝真正走进大自然,开阔眼界,增长阅历,为特殊儿童将来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增添了信心,为让社会更好地了解、关爱智障群体,消除歧视,更好地促进残健融合,提升智障群体的地位和权益保障,实现社会文明同步提升的战略目标。
(网易山西 郗艳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