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太原市万柏林区实验小学迎来了第三十次“笃实杯”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首先是王琳老师为大家作国学课《史记》之“世必有非常之人”,来自五年级语文教研组的方楠老师为大家作课《杨氏之子》,来自五年级语文教研组的陈剑老师为大家作课《两茎灯草》。
在键盘上敲击下“三十”这样的字眼的时候,才猛然间意识到,万柏林区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度的教学研讨活动已经到了收官日。
一年,两个学期,六个月,三十天,八十八节交流研讨课,八十八位中青年教师走上示范课的讲台,百余节次的磨课,两千余人次的观课议课……
也许老师们的理论起点并不高,但是只要心怀热爱,教师团队就一定可以走得更远!
走在路上的每一位可敬可爱的老师用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赤诚,点亮薪火、汇聚光芒、强大如炬、灿若星河!
聆听了王琳老师的国学观摩研讨课,令人耳目一新,收获颇多。
整堂课紧紧围绕“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功”展开教学,主题鲜明,思路清晰,从古到今,一个个非常之人浮现眼前,他们杰出的贡献让学生心生仰慕,赞叹不已,但又遥不可及。当了解到杨元喜的家庭背景和生活艰辛之后,内心顿悟,深受鼓舞。原来每一个平凡之人,只要坚韧不拔,突破自己,力求进步,就可以成长为非常之人,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打破知识边界,涉猎多学科知识——这就是学生的突破。”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画龙点睛,升华课堂。整节课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流畅自然,呈现完整。
多媒体课件恰到好处的使用,使难点迎刃而解,使内容深入浅出,让学生兴趣盎然。
整节课,王琳老师洋洋洒洒,出口成章,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讲解有声有色,足可见其扎实的功底和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切热爱。一节精彩的课堂,折射出的更多的是平日教学的扎实与积淀,从学生的回答不难看出这一点。
国学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精神世界的营造者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王琳老师精准把握这一角色,引领学生领略经典魅力的同时,精神上得到了滋养和成长,突显了国学学科的本色。
以上只是个人感悟,所言之处如有不妥,敬请谅解。
聆听了方老师讲的《杨氏之子》一课,下面谈点儿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妥,还请谅解。
方老师的板书设计,内容精当简约,点明“读”的重要。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感受到课文是从“孔、杨”两姓上做文章,引发出欢乐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孩聪惠,表现在反应快,会听、会说,突出了文章重点。副板书当中学习方法的归纳更是简明、实用。
整堂课方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采取多种方式的读,读中解,读中品,读中演,最后熟读成诵,既使学生读懂了课文,又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敏,巧妙应答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了《杨氏之子》后,可让学生在课下继续搜集有关妙言小故事,感悟他们的语言艺术,丰富自己的积累。
写下感受的时候,已经是听完陈剑老师的课快一个半小时了,但是陈老师的课给我带来的内心的澎湃依旧经久不息。从时间上看,陈老师的《两茎灯草》恰逢万柏林区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度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的最后一节。从课堂上看,陈老师的每一个课堂环节和由课堂环节折射出的紧跟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体现大语文的教学实践、拥有大情怀的课堂细节,这又是一节当之无愧的压轴大课、压轴好课。
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陈老师用一节课向老师们展示了“单元整体教学”“学习任务群”“学科融合”和语文“工具性”“人文性”这两者的巧妙结合和落地生根。陈老师的课堂从单元语文要素推进,综合解读了单元中每一课要围绕语文要素达成的进阶式目标。课中,陈老师联系“学习任务群”中关于之前进行的“我渴了”系列练习,进阶至本课“三番”的升华,实在巧妙。课堂上,陈老师也多次旁征博引,用他的博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难点,“学科融合”地悄然无声、自然贴切。
前段时间的区级培训中,梁涛老师重点提出了语文课堂的两个关键词:情景、实践。今天的课堂上,陈老师就完美地带着孩子们由“合编文集”的情景带入,课末也完整地回到了“文集成功合编后的福利”,情景有兴趣、不割裂,是绝对意义上的有机融合。陈老师不仅仅是由情景引入,更重要的是扎扎实实、实实在在、语语文文地实践语文要素下孩子们语文能力的训练提升,尤其是“两指”等环节,深入浅出,精彩纷呈。
一个好老师,首先心中得有大爱,是那种实践在一言一行,实践在一举一动中的实干家的大爱,陈老师就是这样的好老师。整节课轻松、愉悦、自如、渴盼,老师们都听得如醉如痴,孩子们岂能不学得有板有眼。下课的时候,孩子们情不自禁掌声四起,作为教师也想鼓掌,为敬业、为仁爱、为执着、为心中有光。
最后想说:向陈老师学习,以陈老师为榜样,期待陈老师的下一节课!
(网易山西 黄晶 贾婷茹 通讯员 张钢 梁巧兰 助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