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太原市小店区恒大小学校园,有这样一群师者,怀揣一颗颗爱心,润泽一颗颗童心,让大家走进老师和孩子们的故事中,去聆听师生互相成长、彼此成全的天籁之音。
若是把孩子们看作初生的幼苗,那一张张笑脸望去,便判若朵朵盛开的鲜花。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用爱心倾力浇灌,静待满园繁花盛开。
初见“苦笑”
翻看着曾经的照片,很多事都在我的脑海里重现出来。还记得那时是一年级刚开学,第一次面对一年级的孩子,本就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他的存在更是令我“手足无措”。他,是一名自我约束性较差的孩子,根本管不住自己。他不会听课,在课上要么神游天外,沉浸在奇幻的世界中;要么手脚不停,不断摆弄文具,或者做出各种怪异的动作。而他的桌子抽屉里更是杂乱无章,书本、文具、衣服、画笔,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玩意,简直就是“百货市场”。更令人无奈的是,不管哪位老师如何说教,他只能暂时“安稳”,过不了多久就开始故态萌发了。看着他每日的“精彩表演”,我也只能苦笑了之。
再见“微笑”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明白简单直接的方式对他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决定对他实行“微笑”策略。首先,我发现他是一名十分热心的孩子,所以让他负责每天为同学们分发牛奶。为此,我还替他定制了一枚独有的胸章,名叫“放牧者”。针对课堂,我在讲课过程中,暗自观察他的反应,发现他对故事类课文很感兴趣,而且极具表演欲。因此,我在有关故事情节的提问环节总会点名让他回答,并及时进行表扬。同时,我还会设计教学环节,让他和其他同学上台参与互动和表演,感受课堂的乐趣,增加他的课堂参与度。
课后,我也会想办法增进与他的距离,加强彼此的沟通。有时,我会在课间组织他和其他孩子进行小游戏;有时,我会在阳光体育时与他一起踢足球、打篮球。有时,我也会找他单独聊天,聊聊最近生活中的趣事。
回眸“谈笑”
渐渐地,他开始有了点滴的变化。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甚至会举手发言,每每他发言我总是给予认可。而他的自觉性也提高了不少,能够自己一个人专心地写作业了,也会积极参与班级事务。虽然,他目前在班级中并不是佼佼者;虽然,他身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我相信,每一位孩子身上都有独特的闪光点,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及时进行表扬。同时,要保持耐心与宽容,消除学生对老师的对立与防备心理。真正地走进孩子们的内心,跟他们一起玩,与他们做朋友。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在今后的教育道路上,我将会继续努力用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伴随他们一路成长!(作者:赵超)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