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为端阳节、龙舟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其起源和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粽叶飘香五月五,浓情端午共安康。在端午来临之际,为更好地弘扬端午节文化,6月3日,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九一小学东中环校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弦歌不辍,粽香绵长”主题教育活动。仪式庄严而隆重,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也彰显了学校的精神风貌。
在庄严的出旗曲中,护旗手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护送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走向升旗台。此刻,全校师生肃立,目光注视着国旗,共同见证这一庄严时刻。
升国旗,唱国歌。随着国歌的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飘扬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全体师生齐声高唱国歌,声音洪亮,气势磅礴,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崇高敬意。
六年(25)班的同学进行了主题为《弦歌不辍,粽香绵长》的国旗下讲话。他们深情地讲述了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他们的演讲不仅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传统文化,也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之情。接着,由六年(25)班的四位同学演唱了歌曲“如愿”,它让大家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梦想的力量以及传承的力量。
升旗仪式结束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学校对“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之五雅学子进行了表彰。其中有尊重好习惯之文雅学子、阅读好习惯之慧雅学子、健康运动好习惯之优雅学子、劳动好习惯之敦雅学子,奖项的颁发不仅是对学生队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努力方向的指引。
班会课上,各班主任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讲述故事等形式,带领同学们一起追溯端午文化,详细介绍端午的来历,讲述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帮助同学们理解了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还明白了端午节不只是粽子节、龙舟节,更是民族节、爱国节,感受到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
此次主题班会的开展,让学生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以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和他的作品,真正接受了一次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更懂得了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未来,学校将持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此次学校开展的端午节特色活动,对学生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品质、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曹贵林 助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