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爱华教授曾指出:在混龄教育中,常常会看到令人欣喜的一面:无论是在户外的运动性游戏中,还是在室内的区角活动中,或是在老师组织的集体交流中,处处充满了异龄之间的互动。在仔细观察之后会发现,异龄之间发生的认知冲突,异龄之间引起的示范和模仿,远比老师的设计来得自然和贴切,也有别于同龄孩子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为了更好地增加幼儿在混龄游戏当中的体验感,提升活动组织的有效性,晋中市太谷一幼盟区阳邑中心园开展了混龄游戏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区教育局学前教育股股长薛晓芬、教研员杜晓敏莅临指导,同时,一幼盟区长赵瑞明、阳邑中心校校长陈志刚、盟区乡镇幼教干部、各园园长以及一幼盟区名师工作坊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包括:乡土文化表演,混龄游戏观摩及研讨活动等环节。
乡土文化表演
阳邑中心园园所文化以“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为背景,以农耕文化、农艺创作、农味儿飘香、乡土文化、民间游戏为五大板块,以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为主线。结合教育局“一三五八发展规划”,彰显园所文化特色。以用爱启迪智慧,用心润泽心灵的教育理念来开展活动。
孩子们表演的舞龙以及篮球操等,获得了在场人员的一致好评。
阳邑中心园在区教育局“一三五八”发展规划的引领下,充分发挥环境、资源与家长的优势,园所特色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更彰显了幼儿的参与、传承、热爱等。
混龄游戏观摩
阳邑中心园混龄游戏分为户外混龄游戏和室内混龄游戏,室内游戏主要以功能室为主要场地,包括建构游戏、生活活动、美工活动、角色游戏、中医药等游戏内容。各功能室投放了丰富的游戏材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一起参与游戏活动。
园本课程是朴素的,温暖的,回归儿童的,从春种到收获的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不仅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更懂得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增强了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珍惜粮食的情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生成了课程:
四季的调查
种子的故事
豆子家族
手绘农具
“辣”么可爱、为你“椒”傲
欢“橘”一堂
幼见“柿”子
神机妙“蒜”
萝卜嗨翻天、舌尖上的味道…
混龄游戏在园本课程的加持下开展。民间坊可以学习剪纸、面塑、传统手工艺等;乐高室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发现、探索和创造的环境;建构室孩子们动手动脑、发挥想象、通过对不同建构材料进行观察、操作、搭建创造性地反映生活,尽情地建构属于孩子的独一无二的小世界;创意坊有许多创意手工课程和有趣的手工材料供大家选择,孩子通过做一做、捏一捏、吹一吹、画一画等方法做出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等等。
观摩活动结束后,阳邑中心园园长李巧艳组织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进行研讨活动。
阳邑小学校校长陈志刚致欢迎词
陈校长介绍了阳邑中心园的办园理念及园所特色等,希望各园互相扶持,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真正帮助农村园得到促进和发展。
针对本次混龄游戏观摩活动,大家积极发言,结合本次活动以及盟区内农村各园实际情况,发表各自的看法。
一幼盟区长赵瑞明肯定了阳邑中心园在阳邑小学校长的正确带领下,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园长的努力奋进,教师的团结协作,幼儿的长效发展,正是在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农村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才能真正地开展好。同时,要真正将混龄游戏落到实处,日复一日地坚持开展,真正让幼儿受益,让教师获得成长。
区教育局学前教育股股长薛晓芬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效果。在校长与园长的共同带领下,在大家共同的付出下,主动行为的作用下,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成效。同时在艰难的农村学前教育道路中,要坚定信念,同时提出要求,要在混龄游戏中,重视教师的观察指导,突破形式,深蕴内涵。
以阳邑中心园观摩研讨活动为例,太谷一幼盟区工作以高位推动为引领,注重理念创新、资源整合、协同发展、专业成长、家园共育、文化品牌、安全保障和成果展示等方面的工作。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工作机制,共同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幼儿园教育品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