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爱读书,教育之树才会长青。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引导教师在读书中增长智慧、涵养师德,营造书香校园,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晋源校区于9月18日下午在“得一”图书馆开展了青年教师读书沙龙分享活动,共四十一位青年教师们分为四组,结为成长共同体,在读书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碰撞,在交流中进步。
此次活动鼓励教师们通过阅读不断成长,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青年教师们分享了各自阅读的书籍,涵盖了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多样。
“教化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正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理科一组的王舒祺老师道出了自己对教化的理解: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交融。当教师真实地展现自己,与学生建立起真诚的联系,课堂便有了温度。刘晶老师分享了《大教学论》,现世的人生严格讲并不是人生,而是永生的序幕,世间的生活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其目的是使灵魂利用身体作中介,去为未来的生活预备各种有用的事情。人的终极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为此,人在有形的造物之中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一切造物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与爱物;马丽老师则分享了《优秀的绵羊》,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究竟学什么,为什么而学?是更看重结果?还是过程?以及分享书中如何看待失败经历等等;毋琰老师分享了《沉思录》,当你遇到挫折,困惑,低潮,彷徨,迷失自我时,更需要平心静气读《沉思录》,如一帖良药自我疗愈!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理科二组的牛婷老师分享的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这是美国作家是塔拉韦斯特弗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山区的姑娘塔拉,通过自己不断学习,挣脱了原生家庭的伤痕与束缚,在对自己的过往进行反思时得到救赎与解放的故事。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只有积极向上、勇往直前,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郭凡绫老师分享了《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这本书。这本书对她来讲,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可以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爱迪的天堂之旅告诉大家,每个人是相互关联的,每一个行为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人;尚婧童老师分享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的真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质,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他认为,教师应该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知心人”,做学生心灵世界的“领航员”。
文科一组的王嘉煜老师分享的书籍是《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为学与做人应当并重,就像人的两足应当一样长一般。也许可以不那么注重事功,而先专注于完满自己的精神世界,做好分内之事。这告诫大家,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除了应对工作本身之外,也要利用一定的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思考教育的真谛;张献堃分享的书籍是《被压迫者教育学》。真正的教育并不是为了学生,不是a for b,也不是教师关于学生的教学,不是a about b,而是真正的应该和学生一起共同进步,与学生一起学习进步,既a with b这样一个状态,在教育过程中并不只有知识层面上的碰撞,还有许多有关生活,有关生命,有关理想与现实等诸多方面的思想碰撞。由此,教师甚至能从学生那里得到更多东西,学生也要从教师这里得到有关课堂之外的更多的收获;胡跃川分享的书籍是《陶行知论生活教育》。读罢《陶行知论生活教育》一书,深深地被陶行知先生的求真、创新的教育思想所惊叹,又深深地被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所感动,深深地被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所鼓舞。让这面镜子能时时对照自己,时时反省自己,做一个学习型、反思型的教师!
文科二组的刘倩男老师分享的是《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经典之作,通过对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剖析,揭示了“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概念,展现了传统社会人际关系与行为准则的独特性。这本书不仅帮助大家理解历史上的中国农村,也对当今社会文化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赵丽娜老师分享的书籍是《做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关于培养良好的班风,首先,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良好班风的关键。此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也是培养良好班风的有效途径。最后,制定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也是维护良好班风的重要保障;段金梅老师在分享《教育的奇迹》时感受到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伯乐的眼光,赏识每一个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宽容,让他们在教师爱的目光中充满自信,健康的成长!
通过此次活动,青年教师们依托“得一”图书馆丰富的书籍资源和优雅的环境,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还掌握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交流分享后,各组都及时撰写了读书交流反思,将阅读进一步内化。此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分享和讨论,教师们对阅读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将继续保持阅读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长养熏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也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一场在阅读中成长,在分享中收获,在交流中启迪的阅读盛宴让老师们意犹未尽。阅读的脚步永不停歇,潜心阅读,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滋养生命,让阅读与思考在教育教学中遇见最美的成长!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刘祥蓉)